556章 掰直神器(4 / 5)

加入书签

所有这些钉留在外面的部位方向不一,排列大体呈现出一个大大的C字形。

    第二步就是截骨,也是风险最大的操作。

    截骨使用微创切口下超声骨刀截骨,超声骨刀最大的优点是吃硬不吃软。

    它可以截骨,却不会损伤周围的神经血管等软组织。

    宋子墨负责切开皮肤,牵开小口,让机械臂进行截骨。

    每一个畸形椎骨都完成部位和方向不一的截骨,截骨完成后。

    剩下的工作只能手动完成----组装外固定架。

    这也是一件很精细的工作。

    “教授最初想用记忆合金来做外固定架,这样,一些低龄儿童的矫形无需截骨,但是那种外固定架太复杂,而且矫形的时间过长,考虑到实用,他放弃了最初的设计,现在的这种外固定架,对材质要求低,而且矫形时间短,虽然要截骨,但是无论安全性还是截骨目的,都与传统手术不同。”

    “利用截骨,将畸形的矫正分散到每一个椎骨,这样矫形的速度非常快。”

    宋子墨和徐志良两人,将外固定架安装好,还是核对各个旋钮的刻度,让巡回护士帮忙记录。

    杨平最初的脊柱外固定架设计更完美,但是完美不一定是最好的。

    当时的产品设计出来,无需截骨,依靠矫形器对软组织行牵张。

    但是要求的牵张力量比较大,其中几处部件要用到特殊的记忆合金,这种记忆合金,黄佳才也找到原料,西北工业大学一个材料实验室已经研发出这种合金,无奈符合要求的材料没有量产,还处于实验产品,这样供应链就存在不成熟。

    而且那种外固定架虽然完美,无需截骨,但是矫形时间长,要矫形成功,动则半年一年。

    后来杨平退求其次,利用截骨处的骨搬运来实现矫形,虽然还是需要截骨,但是这种截骨与传统截骨,无论方式还是目的都完全不一样。

    现在的脊柱外固定架,确实最实用,对材料要求不高,普通的四肢外固定架材料完全满足,而且矫形时间短,一般都在三个月内完成矫形。

    所以,有时候最完美的技术,考虑到成本、效率等,不一定就是最好的。

    外固定架安装完毕,整个手术出血才几十毫升,一场脊柱外科风险最大的手术,就这么快速结束。

    谭主任和脊柱外科的秦主任,很难相信这个神器只用三个月,可以将崔书凯严重的脊柱侧弯掰直。

    要是真做到,那真的是脊柱外科颠覆式的技术创新。

    “老徐,宣传科要将这技术宣传宣传,他们想给这脊柱外固定架取个响亮的名字,便于宣传,你说叫什么好呢?”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