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章 探针恐惧症(3 / 4)

加入书签

些结构的协同,一流的教授也会反复琢磨,在张力平衡上犹豫不决,在运动协同上难以把握,因为太难了。

    手术室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很自觉,与手术台保持距离,职业的素养都有。

    他们看这台手术,就像看杂技,在他们眼里,诸多无法完成的东西,主刀轻而易举地做到了。

    关节镜手术比人工关节置换相对好很多,因为持续的生理盐水冲洗,让术区始终保重一种高度清洁。

    “不要乱动!一台手术都坚持不了?”

    啪的一声,不知道什么器械,好像还是探针,一闪而过,敲打在第五掌骨上,第一到第四掌骨已经全都被打过了,手已经不由自主的颤抖。

    这个家伙,休息时,斯斯文文,客客气气,做起手术来,六亲不认,作风极为简单粗暴。

    最难的关节囊折叠术开始了,这项技术看起来简单,但是要做到达到目的,十分困难。

    “手不要抖!手术关键步骤,出一点差错,就影响手术效果。”

    杨平的声音有点大,很清晰。

    这种关节囊松弛,靠等离子刀的皱缩已经无法达到目的,只能靠关节囊折叠术了。

    杨平将前下方的关节囊破口处的陈旧疤痕清除掉,这个破口是习惯性脱位经常出入的地方。

    这个破口要修补的,但是杨平没有任何修补的意思。

    有个擅长关节镜的副主任医师看着看着,看不明白了。

    他进修的时候,看到大佬做这种手术,都是修补破口,有时候要取其它的筋膜组织来补。

    至于关节囊折叠,都是粗糙的弄一下,效果怎么样,也不知道。

    盂肱韧带已经做了重建,杨平用PDS线进行捏-折叠起皱方式缝合,几个需要折叠的地方,位置非常刁钻,但是并没有难倒他。

    常规的捏-折叠起皱技术在杨平手里,迸发了神奇的效果,这种折叠简直就是艺术品,几个折叠做下来,关节囊的松弛消除了,而且原来的破口自然消除了,大家也不知道他怎么做到的。

    关节囊的破口,无需修补了,只需缝合一下就行。

    接下来的步骤,大结节的下移,回到原来正确的位置。

    这个病人以前是严重的肩关节前脱位并大结节骨折,最后自行愈合,但是大结节的位置上移,不仅引起撞击,还导致附着的肌肉松弛。

    骨膜剥离子小心翼翼的在大结节表面开出一个潜在的腔隙,为关节镜制造工作空间,两枚空心螺钉固定。

    最后再进行肩袖撕裂的缝合桥双排修复,手术的步骤安排得科学而巧妙,一环扣一环。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