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把联军彻底拖入泥潭(日更两万字!(2 / 8)

加入书签

合出来的战法,稳扎稳打,一点点推进,在山区平均每天能推进500米到1公里。如果是山谷平原小镇的话,就能推更快一点。

如此鏖战七八日,到9月中旬时,联军已经彻底占领了基利特巴希尔高地北边5公里的小镇丶埃杰阿巴德。逼近了德奥联军已经构筑了坚固阵地的第二道山区防线。

为了推进这7公里的距离,联军又死伤了2万多人,而奥军累计损失只有4千,严格遵照了保存有生力量丶以空间换时间的弹性防御战术。

奥军在凯默尔的带伤指挥下,只要遇到敌人炮击就不硬扛,全都往后方阵地躲。只等敌人步兵开始冲锋才重新进入阵地组织防御,哪怕进得慢了丶被敌人夺走一两道堑壕也无所谓,绝不浪费人命冲回来。

而且随着布意联军往北越打越远,他们遭受到的反击炮火也越猛。因为躲在半岛深处高地的德援150毫米加农炮群,已经可以覆盖到进攻的布意联军了——

之前的战斗中,德援重炮之所以难以发挥,不过是因为交战阵地实在太靠前,位于一个三面环海的半岛最尖端。

德援重炮群如果部署得太靠前,容易被布国海军的舰炮反制。

但随着奥军阵地越来越往西北方收缩,德系重炮就能从相对安全的位置支援炮击前线了,敌军自然越来越难打。

而且,经过了十几天德系顾问指导下的紧急施工,奥军的第二道山区防线工事更加坚固了,已经挖出了足够深的“山顶反斜面坑道”,而非此前的“山顶反斜面堑壕网”。

但前些日子猛攻得手的意呆利人却还没及时反应过来,以为还能继续每天推进一两公里丶打出大捷呢。

结果9月11日的全天猛攻,最终寸步难进,反而蒙受了参战以来最大的单日损失。

皇家海军的战前炮火准备几乎没有发挥任何作用。意军往上冲的时候,阵地上到处都是严阵以待丶火力点部署刁钻的奥斯曼人。

意军被交叉火力覆盖得惨不忍睹,最惨的是他们在进攻途中,还被德援的30多门150远程加农炮,从15公里外给覆盖了。

意军一天之内竟伤亡了9000人之多,好几个团都被成建制打没了。此后好长一段时间,2个军的意呆利人都拒绝再出战。

9月12日,联军不得不稍稍改变了战术,布国说服意呆利人把伤病和折损部队富馀的冲锋枪交给澳新军团使用,让澳新军团去执行强攻任务,并且先简单培训了两天。

意呆利军团长路易吉.卡佩罗中将本来是不想交出自己的王牌武器的。但在汉密尔顿上将的反覆劝说下,他也意识到,如果不交出武器,就得让意呆利勇士去填命,既然如此,还不如把枪暂时借给友军,让友军去填命。

而澳新军团那边,本来上一次惨败后就一直士气低落,很久没让他们打主攻了。这次联军总司令汉密尔顿上将亲自卖脸丶帮他们从意呆利人那里协调来了冲锋枪,他们再不拼命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最后,澳新军团的士气总算被鼓励了起来,端起新发的冲锋枪,于14日发起了新的攻势,可是这次攻势也同样受挫,白白死伤了数千人。

……

连续两次惨败后,布意联军痛定思痛,于9月14日深夜再次召开紧急会议,而且是海陆军都要参加,反思战术得失。

陆军方面,多位将领向总司令汉密尔顿上将哭诉:

“司令!这个仗没法打了!我们之前攻打基利特巴希尔高地的时候,那地方是达达尼尔海峡最狭窄的点,地形往海峡当中凸出。所以我军可以同时从半岛的南北两个方向上丶夹击轰击高地!

但现在往北推进了七八公里,再要攻打更北边的Kocadere高地和Bigali高地,我们就只能从高地的西北侧往东炮击了,相比于之前的南北夹击炮击,少了一半的攻击方向!

敌人肯定是提前算到了这一点,所以把防炮击的反斜面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