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敌人也有了冲锋枪,但我们绝不後退(3 / 8)

加入书签

防,意呆利人战斗力虽然不强,可如果有新武器的话,还是要尊重一下……”

凯默尔如是暗忖。

……

凯默尔的揣测,还真就不算错。

因为就在29日的惨败后,澳新军团剩下的部队,还真就被打出了严重的心理阴影。

许多当初从敦刻尔克侥幸逃生的军官,都出现了被揭开心理创伤的严重应激症状。

所以30日一早,当布列颠尼亚将军还想催逼澳新军团打头阵当炮灰丶执行进攻任务时,澳新军团的中下层士兵居然出现了普遍的抗命。

这些狗腿子居然敢反抗主子了,这种情况在本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丶还是首次发生。

远征军总司令汉密尔顿上将大吃一惊,为免军心崩溃,在一番仓促动员后,他只好以身作则,让1个师的布列颠尼亚本土士兵,和2个师的坎拿大军,从多个方向夹攻基利特巴希尔高地,火力准备也比以往更充分了。

部队打得相对小心了一些,一整天下来,布列颠尼亚本土士兵伤亡了1400馀人,坎拿大人伤亡了2300馀人。总损失倒是比前一天下降了将近一半,但战果仍然乏善可陈,根本攻不上去。

31日全天,进攻只好中断一天,远征军将领们集中开了一天的会商讨对策,最终决定,一定要催促意呆利援军尽快到位,然后让带着冲锋枪的意呆利精锐部队打一波——

这次的加里波利战役,布国一共攒了一个80万人的局,其中30万就是要意呆利人出兵的。只是意呆利人比较会推诿,拖拖拉拉的,第一波才没轮到他们出场。

直到如今登陆战都打了快半个月了,意呆利人才姗姗来迟丶即将赶到战场。

汉密尔顿上将在做出会议决策后,就质问意呆利联络官,意军何时能够赶到。意呆利联络官还在推诿,最终汉密尔顿上将只能铁青着脸下最后通牒:

“再电卡多尔纳上将!请参加本次战役的意呆利陆军部队,务必于9月2日拂晓前赶到加里波利前线丶并投入战斗,并确保是装备了维勒帕洛沙型冲锋枪的主力部队!

否则,我布列颠尼亚将视意呆利人违背条约丶影响北非殖民地的后续交付!”

历史上,意呆利人于1915年底,研发并量产了世界上首款冲锋枪,命名为“维勒帕洛沙M1915”。

不过本位面,因为鲁路修的蝴蝶效应,德玛尼亚人在今年年初就量产了冲锋枪,并用于敦刻尔克-伊普尔战役。

德货的出现,也启发了意呆利人,加速了他们的研发进度。

加上意呆利人在五月初的时候正式与德奥开战,在伊松佐河前线猛攻奥军防线三四个月未果。意军在莫德尔和迪特尔的两个山地团丶以及他们指导的奥军山地师手上吃了大苦头。

在守卫山地要隘防区时丶面临敌人炮击火力准备时就先躲到山背面的反斜面。确保敌军停炮后真正开始冲锋丶守军才重新进入山体正面防御阵地,与敌人打近战——这种战术,正是鲁路修手下的莫德尔率先发明的。

所以严格算起来,当初敦刻尔克的澳新军团是这种战术问世后的第一个受害者,而伊松佐河战区的意呆利人则是第二个受害者,第三个才轮到最近又是澳新军团受害。

意呆利人作为第二个受害者,吃了莫德尔好几个月的苦后,被十几万意军的鲜血整得痛定思痛,终于发了狠心猛砸资源,终于比历史同期提前了足足半年研发出了“维勒帕洛沙M1915冲锋枪”,如今已经紧急量产了三个月了,也累计生产出了五位数的冲锋枪,但应该不会超过两万把。

意呆利的伯莱塔等轻武器公司,也是卯足了劲在疯狂扩产冲锋枪,还拿了不少法丶布两国的资金和原材料。

至于指望布列颠尼亚人自行设计“冲锋枪”这种自动武器,如今的布列颠尼亚人还嫩了点,他们没这方面的积累,也没这个时间。

战争需求太仓促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