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中央银行(1 / 2)
夕阳西下,九所大学的奠基碑在黄浦江畔一字排开。李勇望着碑文上\"实业兴邦,教育强国\"八个大字,忽然想起老家那句老话:\"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他摸着胡子笑道:\"等这茬娃娃长大,咱大明的火车头,怕是要烧得更旺喽!\"
崇祯四年十二月十二日的晨光刚漫过窗棂,沈学海便拽着小儿子沈佩奇匆匆跨进李勇官邸。书房里的紫砂壶刚冒出第一缕茶烟,汤青雨与沈佩玉已闻声而至——这阵仗让李勇直挠头:\"岳父大人今儿怎么亲自驾临?莫不是金山钱庄的银库又被人撬了?\"
\"小李子!\"沈学海一巴掌拍在黄花梨茶桌上,震得青瓷盖碗跳了三跳,\"咱问你个要紧事!\"他捋着山羊胡,眼神锐利如审案的县太爷,\"金山钱庄和中央银行,究竟是穿一条裤子的亲兄弟,还是各过各门的陌路人?\"
李勇手里的茶盏\"咣当\"掉在托碟上——好家伙!这茬儿竟忘跟老岳父通气了!他讪笑着给众人续茶:\"岳父大人,金山钱庄是咱老百姓存银子取利钱的铺子,中央银行嘛......\"他抓耳挠腮比划,\"就好比钱庄的头头儿,专管那些钱庄的规矩!\"
\"啥叫‘钱庄的头头儿’?\"沈学海皱眉,活像听见有人要改祖宗家法。
李勇一拍大腿:\"通俗点讲!中央银行就是‘中央钱庄’!\"他掰着手指头数,\"寻常钱庄能存能贷能兑银票,但要是人人都学咱金山钱庄发军票......\"突然压低声音,\"那大明的银子还不跟废纸似的满天飞?\"
沈学海眼睛瞪得比铜铃大:\"你是说......有人要学咱印‘白条’?\"见李勇点头,他一拍扶手:\"那还得了!要是每家钱庄都自己印钱,咱大明的财政非得垮成筛子不可!\"
\"可不!\"李勇趁热打铁,\"所以中央银行得把‘铸币权’和‘发钞权’攥在手里——银币纸币只许咱一家印!\"他掏出块绣着金线的央行草案,\"更重要的是,这‘总阀门’得国家管!\"手指戳着\"货币流通量调控\"几个字,\"市面上该流多少银子,得听朝廷的!\"
沈佩玉突然插嘴:\"那要是钱庄没钱兑不出银子咋办?\"李勇嘿嘿一笑:\"这就是中央银行的第二个活儿——当所有钱庄的‘最后靠山’!\"他比划着,\"谁家钱庄快倒闭了,咱就兜底救场,但前提是——\"突然瞪眼,\"得按咱的规矩办!\"
\"还有呢?\"沈学海追问道,活像学堂里较真的老夫子。
李勇掰着手指头继续:\"第一,定规矩!谁想开钱庄,得先过咱的审核关——资本金、掌柜资质、账本透明,少一样都不行!\"他掏出块木牌晃了晃,\"第二,发牌照!每家钱庄都得挂咱央行认证的铜牌,跟咱金山钱庄的军票似的,假一罚十!\"
李勇突然举手:\"岳父大人,第三条怕是更厉害......\"他提高声音,\"中央银行得管着各种的战争债和建设债!\"见众人瞪眼,什么“鬼债”?他咧嘴一笑,\"以后咱要是跟莫卧尔、波斯和欧洲干架,就发‘战争债券’;想挖通印度洋到地中海的运河,就发‘建设债券’——利息比钱庄的利钱还高,有钱人抢着买!总之,凡事先用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
沈学海手里的茶盏\"咚\"地掉在地上——碎成八瓣儿!他盯着李勇那张写满\"金融霸权\"的脸,突然哈哈大笑:\"好小子!这哪是开银行?根本是要把全天下的银子都串成咱家的珍珠链!\"
李勇被盯得耳朵发烫,赶紧转移话题:\"咳咳,说正事儿!央行行长必须得您老坐镇!\"他手指蘸茶水在桌面画圈,\"佩奇专心管金山钱庄的买卖,佩玉当财政部部长——毕竟咱家的银子得有人数!汤青雨嘛......\"他瞥了眼正在偷笑的秘书长,\"教育部兼我的大秘,专管天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