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暴力土改(1 / 2)
川东的老百姓一觉醒来,发现城里当兵的营养改善了——食堂饭菜从发霉陈米换成了白面馒头;态度也变好了——守城士兵不再随便打骂百姓,路过摊位还会点头微笑。
\"奇怪,今儿当兵的咋不抢俺的烧饼了?\"卖早点的老王头挠头。
\"谁知道呢,许是换了一批好人?\"旁边卖菜的大娘嘀咕。
只有被关在衙门里写公文的王行俭知道——这座城,已经悄无声息地换了天!
而此刻的吴承志,正拼命赶往成都:\"四川土改才是大事!\"
崇祯四年十月,当四川和云南的秋收刚结束,吴承志和夏允彝分别在两边撸起袖子,开始了一场比打仗还猛的\"土地革命\"——这俩活宝严格按照李勇的指示,把\"土改\"玩出了新花样,硬生生把四川和云南这片\"地主乐园\"改造成了\"农民天堂\"(至少表面上如此)。
土改双轨制:抄没+赎买,土地全归新政府,\"土改?简单!就俩字——收地!\"吴承志拍着桌子,活像菜市场砍价的大妈,\"第一类地,直接抄没!蜀王、沐家、卫所军官这些'地主老财'的土地,一寸不留,全充公!\"
夏允彝补刀:\"第二类地,赎买!四川和云南的地主、平民,甭管您家田产是肥是瘦,按市价收!现金不够?不存在的,蜀王和沐王府的钱,不用白不用,反正所有权必须归新政府!\"
两人一合计,坚决执行李勇定下铁律:所有土地归朝廷,农民按人头申请使用权,交三成田赋,严禁买卖!\"啥?还想当地主?\"吴承志冷笑,\"门都没有!这年头,在金山想土地兼并?想都别想!不纳税?直接把你家田埂挖了!当然还有一办法,在海外可以随便当地主,当农场主和岛主都可以。\"
短短两月,从蜀王府抄出的一百五十万亩良田,沐家的三百六十万亩坝子田,还有卫所军官们名下的\"卫所公田\",全成了新政府的\"公产\"。农民们捧着分到的使用权田契,乐得直蹦跶:\"俺们终于不用给地主当牛做马啦!\"
可收地容易,人往哪儿塞?陕南涌来的流民跟疯了似的往四川跑,再这么挤下去,怕是要上演\"人吃人\"的戏码!
吴承志和夏允彝表示,我们很淡定:\"修路!修水利!再多的人来了也不怕!从成都到昆明再到勃固,从成都到重庆再到荆州,从成都到汉中再到襄阳.......有的是要修的水泥路。\"
莫学贵补充:\"修不完?人还多,那就打包起来,帮汤胖子做移民好事!\"
于是,一边是流民和农夫们扛着锄头,在茶马古道上修起了\"康庄大道\",在成都平原挖起了\"纵横水渠\";另一边,一群群举着\"海外地主梦\"的流民,被直接塞进船舱,\"免费旅游\"去长江口的永兴岛——\"全部通通去海外,那儿地广人稀,您甚至可以去当岛主!\"这些人挤得像粽子,但心里美滋滋。
\"走喽!去海外当土皇帝喽!\"那些船上的地主和恶霸们怀揣着军票,起初想得还挺美,直到看见海外的荒草和丛林比人高,才哭爹喊娘:\"这啥破地方啊!\"可船票都买了,只能硬着头皮开荒——反正比留在四川当\"人肉背景板\"强!
更绝的是吴承志和夏允彝的\"扩军计划\"——身体强壮的流民、强悍无比的川东义军,统统拉进队伍!
\"三万?陕南的流民人数实在太多,壮男也优秀!要不要再招两万!\"吴承志和王力新实在扛不住了问李标,李标这个大老粗大手一挥,活像撒钱的财主,\"金山银山老子有的是,一个人的装备最多也就才50两!少爷一向都很大气,给我整上。\"
于是,金山新军的新兵队伍从三万膨胀到五万,士兵们人手一把燧发枪,身上穿着鸳鸯战袄军装,脚蹬牛皮靴,后面一排排野炮——这装备,在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