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南洋地主(1 / 2)

加入书签

市场丙区海运服务,十几家海运公司正在拉客,“来来,坐我们的福船,船老大有10年的船龄,经验丰富.........”,“来来,这边看过来,最新的飞剪快船,价格贵一倍,时间少一半.........”,爷三马上问,“到湄公河三角洲一个人多少钱?”那个古铜色水手,掰着指头一算,“30两银子一人,满200人可以包船,只需要4000两银子。”

狠心的船老大们见人气很旺,还没和他们讲完,就开始不断涨价的吆喝道:\"飞剪快船原价50两\/人,董老爷给面子收40两!\"差点把董其昌气得吐出一口老血。

当晚召开家族会议,董家在军票堆里开起了\"南洋投资研讨会\"。最终决定,用30万两军票抢购万顷(100万亩)水田,相当于用批发价买学区房;包三艘飞剪快船全家搬迁,老爷子可以享受头等舱\"海上五星级牢笼\"待遇;

再咬牙10万两采购1万奴隶,组建\"湄公河版奴隶主庄园\";自己这边有几百恶奴,应该压得住,听说到普利安哥港(今胡志明市)后,就地可以采购火铳,价格相当公道10两银子一支。

预算10万两购买武器,另外再预算10万两,建一个乌龟壳一样的坞堡,准备在越南搞\"武装屯田\".......

在船老大的热情介绍下,董家在岛上用“军票”采购了不少的家当,吃的、用的、包括农具、家具等(穿的可以随身带走),反正是包船。重大好消息是东亚殖民公司管辖范围内军票通用,相当于今天跨国信用卡,这才放弃了对一些大物件的采买。

总之,“军票”还是很有购买力,有钱人的感觉还在,如果真购得万倾的良田,这一波说不定还是血赚。

董其昌看着堆积如山的军票,突然悟了:\"这哪是抄家?分明是金山给我们办'南洋农家乐'啊!\"当晚,他在日记里写道:\"昔日在松江府数亩薄田,今朝于湄公河拥万亩良田。虽云流放,实乃战略转移...\"

同样的交易市场在上海股票交易市场旁边也有一个,上面还挂了一个牌子“移民中心”,差别是,这边是大家自愿购地,价格比永兴岛上的人优惠一成,而岛上的地主们实属“强制消费”。

崇祯四年三月二十四日,水手催促登船:\"董老爷,再不上船要加收'滞港费'啦!\"

董祖常挥舞军票:\"别急!我先买两斤槟榔路上嚼!\"

就这样,董氏家族完成了从\"松江恶霸\"到\"南洋地主\"的华丽转型。至于湄公河三角洲的水田会不会变成\"地主坟场\"?那重要吗?反正军票在手,天下我有!

三艘新式飞剪船载着600名\"南洋新贵\"劈波斩浪,船老大的嘴比船帆还忙:\"各位爷,瞧好吧!以前移民的老爷们,那可都变成'海外人上人'——\"

他掰着手指头细数:\"每人标配几十个奴隶,过得比王爷还奢靡!想睡各国美女?奴隶市场随便挑!在大明城隍庙前都不敢大声说话,到了海外直接变身'人形自走炮'——\"突然\"砰\"一声,船老大掏出短铳对天放了一枪,震得海鸥集体跳水:\"看见没?蛮子敢瞪眼,直接突突!\"

董家三爷子的反应堪称经典,先是惊吓,董祖常的茶盏直接吓飞,溅了二叔一身;接着是惊奇,董其昌眯眼打量短铳,心想\"这比火铳轻便多了\",如果奴隶不听话.......最后是惊喜,三人对视一眼,仿佛看到一眼望不到边的农庄在招手;然后,一路上想着:\"奴隶可以随便...\"时,董祖常的哈喇子差点淹了甲板。

船老大拍胸脯保证:\"到了地头,给各位爷配齐'三件套'——奴隶、火铳、小老婆!\"

董祖常直搓手:\"我去,这才是我真正喜欢的地方,能...能刷卡不?\"

船老大掏出一张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