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兵临城下(2 / 2)

加入书签

面对五把淬毒的匕首。李勇的五国联军呈梯次展开:打头的阮主5000火枪兵,接着是柔佛3000火枪兵,再往后是文莱新军2000人,最后压阵的是1000名陆战队——没办法,周边全是沼泽地,这地形让李勇直摇头:\"难怪中原大军懒得理这些蛮夷,连马都没法跑!\"

第一波十轮60门5斤炮怒吼,他隆王的火枪兵方阵直接被打成筛子——这帮缅甸兵还以为火炮是吓唬人的,结果炮弹像下饺子般砸进人群,炸得血肉横飞。

残存的火枪兵刚摆好阵型,迎面撞上阮主的5000杆葡式火绳枪——\"砰砰砰\"的齐射声中,缅甸兵像割麦子般倒下,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他隆王急眼了,把200头战象全轰出来:\"给我撞!\"结果战象刚冲到半路,就被联军火炮炸得满场乱窜——这些巨兽吓得调头狂奔,反而把自家步兵踩死一片。

走投无路的他隆王把最后7000杂牌军顶上去,结果左翼柔佛火枪兵、右翼文莱燧发铳手同时开火,瞬间打成\"人体筛子\"。丢下3000具尸体,带着残兵逃回勃固城。

联军损失不到500人,李勇站在\"江南三号\"上啃着椰子:\"这帮孙子,拿冷兵器跟热兵器部队玩冲锋,跟送外卖似的。\"这场战斗完美诠释:在绝对火力面前,任何战术都是徒劳——他隆王用3000人的性命,给李勇送了一场\"零难度\"胜利。

1539年莽瑞体攻占勃固后,这座古城取代东吁成为东吁王朝新都。至1631年他隆王统治时期,勃固已稳坐王朝核心近百年,既是行政中枢,又是军事指挥中心。他隆王放弃扩张转攻内政,让勃固升级为中央集权化的超级枢纽——北接阿瓦的水路命脉,南控沙廉港的贸易咽喉,堪称缅甸版的\"心脏地带\"。

勃固位于伊洛瓦底江三角洲腹地,堪称天然军事堡垒,向北经伊洛瓦底江直达上缅甸阿瓦地区,向南掌控沙廉港(今锡里安)出海口,这种布局让勃固既能通过水网快速调兵,又能靠贸易积累财富,堪称\"水陆双修\"的完美都城。

勃固城墙堪称17世纪东南亚军事工程的巅峰之作,利用勃固河拓宽形成百米宽的护城河,8米高城墙关键段包砌火山岩,24座棱堡式箭塔(葡萄牙技术加持),王宫区设包铁木栅与土垒,重型火炮覆盖星形棱堡弱点,城墙斜面能削弱炮弹冲击力。最绝的是葡萄牙雇佣兵设计的\"星形棱堡\",专门用来堵住城门漏洞——这波\"中西合璧\"的操作,让勃固成了东南亚最难啃的硬骨头。

这座城防系统要是放在欧洲,怕是能让德意志国王古斯塔夫都挠头——可惜遇见了火器更猛的明国联军。

夜色如墨,李勇斜倚在\"江南三号\"的船舷上,指尖夹着华子吞云吐雾,眼眸映着河面粼粼波光。正惬意间,卫兵匆匆来报:\"东吁国使者求见!\"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