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郧阳民团(2 / 2)
便停泊船只,大部分商船只能停靠樊城一侧,使樊城自然成为更重要的商业区,形成\"襄阳主政、樊城主商\"的格局,樊城的陈老巷始建于明初,素有\"小汉口花楼街\"美誉,流传着\"逛不完的汉口,买不尽的樊城\"的说法,樊城已有商号300多家,来自鄂、川、豫、赣、陕、晋、皖、闽等11省的商人在此建立20余座会馆,这些会馆大都建在沿江一带,樊城\"商贾连樯,列肆殷盛,客至如林\",商业辐射到黄河上下、大江南北。
按李勇的要求,金山商会的会馆却选择在了襄阳北街,凭借其位于古城南北中轴线、靠近汉江的地理优势,历史上长期是襄阳城内最繁华的街区,但明显比对岸差老远了,莫学贵完全不明白少爷的葫芦里在买什么药?难道他要夺城?
莫学贵踩着颤巍巍的云梯爬上城墙,发现所谓\"湖广军事中心\"就是个大型cosplay现场,名册上写着\"守军五千\",实际点卯老弱病残凑不出俩连队,砖砌城墙裂缝里长着野草,垛口能塞进三颗鸡蛋,城门洞的守卒正蹲着啃冷馍,见他来了慌忙把烟枪藏裤裆里。
\"好家伙!\"莫学贵掰着手指头算,\"这点人马,咱金山随便拉个营就能把襄阳城头插成玉米地!\"
莫学贵莫名其妙的在襄阳转了一圈,地势险峻,城池坚固,的确不愧是天下雄关。襄阳作为军事重镇,这里的卫所和全国一样已严重废弛,如果襄阳城内的同志会扩充出一个营来,与郧阳府的民团,来个里应外合,分分妙妙就可以在襄阳城头插上李字大旗。
莫学贵蹲在樊城客栈啃鸭脖,望着对岸襄阳城头飘着的破旗子冷笑:\"少爷啊少爷,您老这是要学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突然巷口传来马蹄声——是巡夜的官兵提着灯笼晃悠,灯笼上歪歪扭扭写着\"襄阳卫所\"四个字...突然听见窗外更夫打更:\"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完成这个考查任务后,一头迷雾的莫学贵顺江而下,直达长江,从武昌逆流而上直奔重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