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巫溪仙姑,射蜮孤种(5.1K字,月初求月票支持~)(2 / 5)
己是在黄山长大了,看过无数奇石,有些石头似鸟形兽像是人工雕刻的一样,惟妙惟肖。但是自己从未像这样远远的去看一座山,一道岭,去把它们想象成龙虎凤龟。
但是经他这样一指,这样一说,远处那座圆润的大山好像真的很像一头垂首的灵龟,真是神奇。
她听着他侃侃而谈,偏过头来,看着他,又觉得这样年轻,便问道,
“心瞻道友,你懂得这么多,修道有多久了?”
“沧海一粟,哪敢称多。贫道前年拜入师门,今年是修道的第三年。”
程心瞻回答说。
周轻云闻言一愣,才三年么?
“轻云道友呢?”
程心瞻反问。
周轻云便答,
“我八岁上黄山,如今修道都已经十一年了。”
程心瞻听闻这话,把目光从远处收回来,恰巧看见一只雏鹤高飞,不禁道,
“山巅鹤影虽高,但到底云冷露寒,不比巢温羽暖。”
他看着周轻云,说道,
“不怕道友笑话,我十五求道,始见天上风光,虽然迷恋仙景,可时至今日,也常思念凡间旧居,夜深难眠。道友龆龀稚龄便上山修道,可见求仙心坚,不知可有此扰?”
周轻云闻言一愣,过往所有人在听闻自己八岁上山修行时,都是艳羡不已,口称好福缘,今日倒是首次听人问起自己是否有离乡之忧思。
她想了想,然后低声回道,
“我母早去,父乃访仙游侠,八岁之前都是跟着父亲漂泊山林,居无定所,不知何为巢温。
“八岁时,父亲游访至黄山,染寒疾而逝。时值师尊出门采药,见我孤女独嚎,于心不忍,遂收我为徒,视如己出,从此居于黄山,始知羽暖巢温。”
说到这里,周轻云又想起自己远赴西蜀求道,已经离开了视为家巢的黄山长达三年之久,还要改门换师,不禁悲从中来,眼含泪光。
程心瞻见状,不曾想自己一时之感慨竟惹得此女落泪,顿时不知所措。
不过好在周轻云自幼随父漂泊,又改投蜀山修行三年,心智绝非寻常女儿家,只眨眨眼,泪光与哀愁便尽数消失,她又换上了笑容,说道,
“道友,继续看吧。”
说着,便前行引路。
复行数十里,程心瞻再度停下脚步,并顺着脚下地气走向远望,然后指着远处的一座山包问,
“轻云道友,那是什么山?”
周轻云见了,便说,
“那里是黟县的巫溪山,也是黄山余脉。”
程心瞻眉头微皱,
“那里阴气为何如此之重,黄山脚下,也有邪魔作祟吗?”
周轻云连解释道,
“不是邪魔,那里有一位尸修,是正道散修,在那里隐居的。”
“不曾作恶?”
周轻云摇头,
“不曾,那位前辈已经度过了五次天劫,是远近闻名的剑道大修,而且一心向善,照拂黟县境内的村民,降妖除魔,驱鬼逐兽。前辈姓何,黟县人都尊称她一声何仙姑。”
程心瞻点了点头,遂收回目光,继续寻觅。
————
早年回忆历历在目,程心瞻现在当然知道了周轻云当时眼含泪光,并非是回忆儿时的漂泊生活所致,而是那时已经被餐霞大师送去了峨嵋,是在怀念黄山故乡而已。
而且那时的自己,也不曾想到,有一天会在海外的魔岛上见到周轻云口中的良善尸修。
只不过,程心瞻还有疑问,他道,
“我听闻何道友几十年前就是一位五洗尸仙了,缘何会被火龙岛的大长老活捉至此,据我所知,那大长老七洗修为,固然是高,但也不应该活捉才是?”
何仙姑则答,
“彼时我刚渡过六洗丹劫,元气大伤,金丹受损,神通、法相,俱无法施展。”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