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金龟驮醉,金丹显瑞(书友们端午安康,月末求票~)(3 / 4)

加入书签

者是天地间的土行灵气凝成山岳,填水镇妖,至于凝成多大的山岳,那自然是要看自己境界与对神通的理解了。

如果修者本就精修五行之土,或是对世间的灵山大岳有观想感悟,亦或是再配以土属灵物或是法宝,那神通的威力自然更上一层楼。

还有关键的一点,神通随心施展,无需念咒踏罡,这一点在斗法上就极为便利了。

所以总的来讲,程心瞻对这道神通是很满意的,尤其是当下魔龙肆虐这个局面,这道神通更是来的关键及时。

想到这里,程心瞻又拿出了龙妃姑母赠予的那块方玉。

这样好的一块玉,程心瞻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拿来炼一枚法印,一枚镇压法印。

他观摩过天师印,贯使【镇】字咒,身怀天下第一地煞,又有除魔镇世之志,炼制一枚「主地」、「主土」、「主镇」的法印,是他心中早有的想法。

如今又炼成了一件主土主镇的金丹神通,那身怀一枚法印更是应有之义了。

只不过是一直以来苦于没有合适宝材,所以炼制法印一事也就一直耽搁了。并非是程心瞻没有遇见过好东西,只是他对于这样一枚法印有要求,土行、通灵、高品,这三样只是起码的,还有就是得天生印形之物,少经人为雕琢和打磨淬炼。

也正是这些要求,所以程心瞻一直难找到合适的。

但如今龙妃赠予的这枚方玉,却是很好的满足了他的要求,只需少动几刀,刻出印钮和底款,这印便成形了,后面就是放到窍中时时以法意蕴养就可以了。

意动手动,立说立行,想到这里,程心瞻便动起手来,拿出了自己的刻刀——他只有一把刻刀,一直用着都很顺手,就是投剑山静思长老所赠的刀笔,「开山」。

他左手握印,右手持刀,就在印上开始雕琢起来。这印是极好极坚实的印,但好在他的刀也是极好的刀,加上他在刀上再附以金行法力,只见玉屑纷飞,印钮便快速成型。

他没有雕刻精巧的兽钮、鸟钮或是亭钮,只是一个极为简单粗犷的坛纽。小小的坛纽分作三阶,逐渐收拢,寥寥几刀,却透出山岳法坛的形意来,看起来无比的高大。

至于底款,程心瞻也早有腹稿,此刻便题了上去,只四个字,

「山河无恙」。

清扫干净玉屑,这法印便成形了,不需炼以水火,不需篆刻禁制,不需以灵气与法力浸染,这件品质极高的玉印直接就被程心瞻收入黄庭宫中。

于是,他的心神也再次随着玉印回到黄庭宫。

玉印自行飘到了金丹之下的位置,在黄庭宫中与金丹相处的颇为和谐。而金丹在玉印之上,就好像是印钮山坛上供奉的灵珠,仿佛这枚印就该是在这里。

金丹似乎很喜欢这个新来的邻居,毫不吝啬,主动涌发出罡煞之气,像瀑布一样垂落,浇灌到玉印上。

程心瞻见到此景,也是会心一笑。

他再仔细看向金丹,便能发现,金丹虽然更加凝实,法光虽然更加纯粹,但是在亮光上,却是比渡劫之前要黯淡不少。

到底是历经了一次天火煅烧的五九雷劫,金丹还是有些萎靡,第一次丹劫之后也是这样,而且那一次因为应对仓促,比这次还要严重些。

这是每个渡完洗丹劫的修士都会有的虚弱期,但是因为并不伤及本源,所以等过些时日金丹就会自行恢复了。

不过这时,看着金丹萎靡的样子,程心瞻忽然想起一事,他记得闻师交给自己玄牝珠的时候说过,说此珠在「玄幽牝母煞」孕生,有「地中金母、煞中木公」之称,能包容万象、催生发物,尤其是对金木之物有奇效,可以用作第二元神、身外化身,也可以放入黄庭之中,修复破碎的金丹。

现在自己的金丹虽然未曾破损,但如此萎靡之态,若是以玄珠蕴养一番,是不是也可以早日恢复呢?毕竟少一个弱点在斗法之中便多一份底气。

于是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