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李杨有了新想法(2 / 2)
活还是需要这些人去打拼的,有些人外出打工去了,一年也只回来一次,甚至有人都全家搬离了,所以现在上访都是固定的这十几人了。
李杨听完丁博文的介绍,又看了看大厅里坐着的十几人,这些人年纪大的估计过了60了,从面相上很难看出实际年龄,毕竟每个人脸上都是被生活打压的印记,看着肯定都比实际年龄大。
这能怪别人上访吗?别人也只是为了今后的一个保障,何况你市政府还承诺过,不管你换了几任市长,这都是要兑现的。现在连地皮都卖了还不肯跟别人解决问题,这里面要是没有猫腻李杨自己都不会相信,看来等会回去后跟柳长青坐坐,毕竟一直都是市政府在主导这件事,先了解一下情况再说。
李杨也没有了继续待下去的心情,刚才他也看出来了,信访局把人请进来也只是怕在外面影响不好,他们信访局也不能解决什么,估计现在也是在等相关涉及单位过来答复这些人。
回去的路上,李杨脑海中一直盘旋着一个想法,这个想法还是自己在镇政府上班时冒出来的。当时自己作为基层牛马,看着老百姓认为自身合法权益未得到保障而去找政府反映时,特别是有些事因为长期得不到解决而导致事情升级,影响扩大后才被有些大领导关注才能得到解决。他在想要是有个部门能提前介入曝光那不是更好吗,比如新闻媒体。
当然,李杨也知道自己要是猛然推动这事可能会一下子就站在了大部分人的对立面,毕竟国人一直以来奉行家丑不可外扬,自己接下来是要把政府的一些丑抖了出来,肯定会让官员们反感。
所以这方面一定要取得一些常委的同意才能开始实行,并且还要站在制高点上才能让大部分人同意,毕竟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这件事要是被上面认可,那获得的好处可是让人非常眼红的。
现在还只是一个想法,可以说根本没有成型。比如这个项目或者方案准备叫什么名字,开头要从哪一方面入手,是纪委牵头还是市委办牵头这都是需要好好斟酌的。
现在的群众都认可央视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栏目,开始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舆论监督,这也可以属于新闻监督的探索阶段。
目前自互联网进入国内以来,网络反映问题虽已存在,但早期还是处于零星、无意识状态,网上现在主要依赖网民自发反映问题,缺乏官方系统的规范和督办机制。
李杨现在就是想从这方面入手,不管是网络监督还是新闻媒体监督,他想在东阳用这种模式让整个社会层面呈现出一种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看来,自己应该先要好好谋划一下方案细节,然后再找一些人听听他们的意见,要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话那就可以把这件事正式提上议程了,这是李杨在进入市委大院时脑海中冒出来的唯一想法......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