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去省城(1 / 2)
回到市委宿舍,李杨先是去洗了个澡,然后准备到书房看会书,等汪俊和司机张家荣过来。李杨住的地方说是宿舍,其实也是一栋标准的四室二厅的房子,使用面积达到130个平方,这是90年代中期北阳撤县换市时建的一栋六层步梯房,是专门供市委常委们住的,原先只有使用权,到了90年代末,在宣布全国城镇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时,当时除了二楼三楼各保留一套房子外,其他房间都被当时的常委们买断了,有的房子随着房主的升迁调动最后也不知道被转了几手。刚上任时,市委大管家吴启才来问过李杨,是到市委招待所住还是住宿舍,李杨了解后就选择了住三楼宿舍,所以现在真正住这栋楼的市领导就只有李杨一个人,而市委宿舍一直是外面人的叫法。
正当李杨看书打发时间时,这时门铃响了。李杨出了书房去打开房门,外面站着的正是汪俊和张家荣。两人见到李杨忙打了声招呼。汪俊进门后说道:“书记,东西准备好了,全部放在车子后备箱了,您去省城真的不需要我陪您去吗?到时我跑跑腿还是可以的。”
李杨笑道:“小汪,我又不是去办什么公事,只是去拜访一下我的一个长辈,要不是我自己开车不方便,张师傅都可以去休息的。”张家荣也在一旁嘿嘿一笑:“李书记,我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您开好车,再说我休息也是没有什么事做,还不如给您开开车。”
哈哈一笑,李杨便招呼二人在客厅坐下,又从冰箱拿出两瓶水放在茶几上,说你们自己随便点,我去换身衣服就出发。
宿舍楼下,李杨等汪俊自己叫了出租车后,然后坐上小车与张家荣向省城驶去。
省城双江市南湖路,这条路很出名,路的两边全是树木茂盛、枝叶繁密的树木,搭配着花花草草显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路的南面就是一条大湖,路的名字也是取自于湖。这样的景色在城市化的今天,还是很难得的。路的北面全是建筑物,它既没有什么商业圈,也没有什么工厂企业,并且这条路上也没有什么高楼大厦,但是恰恰每个经过这条路的人和车一进入南湖路就会不自觉感受到那种肃穆的感觉。因为不仅省委省政府以及部分省直机关都在这条路上,甚至省城公认的最好的小学、中学也在这里,但是也只有在孩子们上学放学时才给这条路注入一种别样的活力。
李杨坐在车里看着外面,一进南湖路就有了一种柳色青黄一望收,湖光潋滟碧波流的感觉。省委常委宿舍楼在省委省政府后面,省委大院靠左,省政府靠右,中间一条5米宽的柏油路刚好把这两个全省干部仰望的权力机关隔开。顺着这条路进去不到一公里就到了省委常委们住的地方。这里又与市里不同,这里是标准的铁打的房子流水的干部,什么干部住几号楼那都是基本规定好的。
省委副书记方学儒作为省里三把手,也是理所应当住在3号楼。李杨到了常委宿舍院外,看见大门紧闭,旁边有个小门供人进出,但是门口有武警站岗,没有出入证还进不了门。
李杨叫张家荣把车停在旁边,自己拿出手机给方学儒打了一个电话,刚接通就听见里面传来一个厚重的男声,正是方学儒本人,问道“李杨,是不是到了?”李杨回话说自己正在大门外,没有证件不能进来。方学儒说了一声好的,你等一会,马上有人来接你。
李杨挂断电话就下了车,刚看了下四周,就见门岗处出来一个男子,看年纪比自己大一点,差不多30多岁左右,他一出来就看见站在车旁的李杨,先跟站岗的武警说了一声,然后笑着向李杨走来。
李杨见状忙迎了上去,对方握住李杨的手先自我介绍:“你是北阳的李书记吧,我叫陈博文 ,是方书记的秘书,方叫我过来接你的。”
“哦您就是陈主任,您好您好,电话中听方书记说过,还说叫我多跟陈主任学习学习。”李杨握着陈博文的手笑道。“李书记客气了,我看我们老这样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