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家中的努力(1 / 2)
山里的日子像村口那条小溪,慢得能追逐到每一处停留脚步的轨迹。不是刻意放慢脚步,而是这里的时光本就带着松垮的褶皱——清晨被鸡啼唤醒时,天刚蒙蒙亮,山尖还浮着一层没散的雾;傍晚收工回家,夕阳能把影子拉得老长,从院门口一直铺到屋后的核桃树下。
张宇总觉得,在城里可能一杯奶茶喝完就翻完半本习题册,但在山里,哪怕只是蹲在门槛上剥一捧玉米粒,都能清晰地感觉到指甲划过谷壳的纹路,听见玉米粒落在竹筛里“嗒嗒”的轻响。
或许是因为山中日子里的事本就不多。没有急匆匆的早出晚归,没有城市里车水马龙的催促,每天的节奏就跟着日头转:天刚亮时帮母亲刘桂兰喂喂鸡、扫扫院坝,太阳爬高些就到屋子里趴在一张老木桌上,和李娟一起摊开课本,不是讨论就是推算。就连木凳子的椅背上都磨出了光滑的包浆,坐上去会发出轻微的“吱呀”声,像在跟着他们翻书的节奏打拍子。
张宇和李娟看书做题时用的书桌是一块厚厚的木板钉做的,厚重而沉稳。木板有些年头了,边角被磨得圆润,上面还留着几道铅笔刻画的歪扭线条,是张宇小时候不懂事画的小人。桌上总摆着摊开的高二课本,旁边堆着厚厚一摞高二其他科目的课本和一沓试卷,几本习题册,课本封面已经被翻阅得有些卷边。大多数时候,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偶尔夹杂着李娟轻轻的疑惑:“这道力学题的受力分析,是不是应该先画支持力?”
这时张宇就会停下笔,脑袋凑过去,额前的碎发几乎要碰到李娟的书页。“你看,这里物体在斜面上,重力分解成两个分力,支持力得和垂直斜面的分力平衡……”他说话时气息很轻,带着点刚喝了凉白开的清爽,手指在题目旁的空白处画了个简单的示意图。李娟点点头,睫毛颤了颤,又低下头去演算,阳光透过核桃树的叶子,在她的练习册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撒了一把星星。
偶尔母亲刘桂兰会在院子里喊:“小宇,休息一会,和小娟喝口水再学习。”张宇就会应一声,从木靠椅上站起来时,骨头会发出轻微的“咔咔”声——坐得久了,腿有些发麻。
有时候母亲会喊他帮忙,他跟在母亲的身后,早晨山风阴凉潮湿,弥漫着泥土和野花的芬芳。母亲的腰不好,弯腰时总要用手扶住腰,张宇就赶紧上前,把筐子往自己肩上扛,张宇的目光落在母亲的头发上,能看见几缕藏在黑发里的白丝。
“慢点,别摔着。”刘桂兰在后面叮嘱,声音带着点沙哑。她的身体是前些年累垮的,那时候张宇爸张强还在家附近的砖厂干活,家里种着几十亩地,母亲既要照顾田地,又要操持家务。后来砖厂效益不好,张强就跟着村里的人去了南方打工,慢慢的母亲的身体扛不动太多田地,就把大部分地种植了药材,只留了几亩交通便利的种麦子和蔬菜,以及油菜,够娘俩的口粮就行。家里的其他大的开销,全靠张强在外打工挣来的收入。
“知道了,妈妈。”张宇把筐放进杂物房中的地板上,转身帮母亲拍了拍衣角上的土。母亲笑了笑,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像院墙上爬着的牵牛花藤。“你和小娟好好看书,晌午妈给你们蒸红薯吃。”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天又一天,屋檐下的阴影挪了一遍又一遍,木椅上的“吱呀”声听着听着就成了习惯。直到这天上午,张宇放下笔,从凳子上站起来伸懒腰时,才突然意识到,假期已经过去十天了。
他双臂向上伸展,胸腔里的空气被挤出来,又猛地吸进一口带着草木味的山风,骨头缝里都透着一股舒展的酸胀。“这段时间看书做题,高二第一学期的知识内容基本上都快啃完四分之一了,”他揉了揉后颈,转头看向李娟,“感觉好累啊!你咋样?”
李娟正咬着笔杆看一道物理题,听见张宇的话,抬起头来,眼睛里带着点刚从题海里抽离的茫然,过了几秒才缓过神。“我感觉还行,主要靠你讲解,”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