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道在生活中(2 / 3)
当的打铁声不绝于耳,炉火熊熊,热浪扑面。
张寒霜光着膀子,小脸被炉火映得通红,正帮着村里的铁匠轮动一柄小号的铁锤,敲打着一块烧红的铁条。
这是他主动要求的,因为他觉得打铁最能锻炼力气和那股“凝”
的劲儿。
“用力!
对!
往下砸!
把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
铁匠是个粗豪的汉子,嗓门洪亮。
张寒霜咬紧牙关,嘿呦嘿呦地挥舞着铁锤,每一锤都使尽全身力气,汗水顺着脊梁沟往下淌。
他感觉自己的胳膊都快不是自己的了。
可铁匠看着那铁条,却摇了摇头:“寒霜小子,光使蛮力不行啊!
你看这铁,被你砸得坑坑洼洼,力道是散了!
得把力凝住,顺着一个地方,一点点把它捶打成型!
你看我!”
铁匠接过铁锤,吸了口气,手臂肌肉贲张,但落锤时却异常沉稳、精准,每一锤都落在关键处,力量透入铁条深处,那铁条以肉眼可见的度变得规整、坚韧起来。
张寒霜瞪大了眼睛,看着铁匠的动作,又低头看看自己红肿的拳头,想起了师父说的“凝的是势,是力,是意,于一拳之中”
。
他之前练拳,只知将寒气往拳头上堆,却从未想过如何让这股力量像铁匠打铁一样,凝聚、渗透、成形。
他重新握紧拳头,不再盲目地对着树桩猛砸,而是模仿着铁匠落锤的那种感觉,将意念和那丝微弱的寒流极度压缩,然后缓缓地、坚定地“印”
在树桩上。
这一次,树桩表面没有出现明显的裂痕,但被击中的那一点,木质却瞬间变得灰暗、酥脆,仿佛内部的结构被一股极寒的力量从根源上破坏了!
傍晚,三个小家伙拖着疲惫却带着一丝兴奋的身体回到王飞面前。
他们各自讲述了今天的经历和那一点点模糊的领悟。
王飞静静地听着,脸上看不出喜怒,直到三人说完,他才缓缓开口:“道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
(注:语出《庄子·知北游》)
三个孩子懵懂地看着他。
“意思是,天地间的道理,无处不在。”
王飞解释道,“并非只有闭关打坐、诵读经文才能悟道。
耕田、织布、打铁,万事万物运行,皆有其理。
风神腿的灵动的在竹林风声里,排云掌的绵厚在织布梭机里,天霜拳的凝聚在铁匠锤下。
你们今日所感,便是入门之始。”
他目光扫过三个若有所悟的徒弟:“修炼,不是脱离尘世,而是融入尘世,于平凡处见真章。
从明日起,半日劳作,半日练功,将你们的领悟,融入到招式之中。”
“是!
师父!”
三个孩子齐声应答,眼神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明亮。
接下来的日子,炎黄城内出现了奇特的景象。
李惊风在田间奔跑送水时,脚步变得愈轻灵难测,水桶里的水晃都不晃;
周流云在织布时,气息愈悠长沉稳,纺出的线均匀得让老妇人都啧啧称奇;
张寒霜在帮着搬运建材时,不再吭哧吭哧地用蛮力,而是能巧妙地调动气息,将沉重的石块稳稳当当地放到指定位置。
他们的修为并未突飞猛进,但根基却在日常的劳作中,被打磨得异常扎实。
那层阻碍他们真正理解功法意境的薄膜,在生活的砥砺下,正一点点变薄。
而王飞自己,也并未闲着。
他除了处理城务、指导徒弟,更多的时间则投入到了对那简陋“预警阵法”
的改进和对“混元初掌”
的深入钻研上。
他隐隐感觉到,风、云、霜三绝的融合,其关键或许并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