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八章 暗流潜涌,精准拆弹(2 / 3)
究,没有任何政治倾向问题!如果因为这点关联就卡住,不仅寒了人才的心,也耽误了我们关键领域的科研进展啊!”
孙斌没有立刻表态,而是看向张明远。张明远仔细审阅了李哲的全部材料和他对那段经历的详细说明,沉吟道:“李博士的学术能力和爱国情怀毋庸置疑。问题的核心在于,‘深蓝探索’与‘季风’网络的源头高度关联,我们需要彻底排除任何潜在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风险点。”
他提出一个方案:“由中心出面,组织一个包括信息安全专家、材料领域权威学者以及国安背景顾问的小型评估会,与李哲博士进行一次坦诚、深入的闭门谈话。重点评估三点:一是他对‘深蓝探索’资助背景的了解程度;二是他在该实验室期间具体接触的研究内容和数据范围,是否涉及敏感领域;三是他回国后研究计划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及其规避措施。谈话过程全程记录,评估意见作为最终安全审查的重要依据。”
孙斌立刻赞同:“好!专业问题由专业团队评估,比我们行政人员简单判断更科学、更服众。张教授,这个评估会就由您主持。”
评估会如期举行。面对由张明远领衔的权威专家组,李哲起初有些紧张,但很快展现出扎实的学术功底和清晰的逻辑思维。他坦然回答了所有问题,详细说明了在海外实验室的研究内容(属于基础理论,未涉密),对“深蓝探索”的背景毫不知情,并主动提出了回国后研究数据的隔离存储方案和团队人员背景自查机制。专家组的提问专业而尖锐,但氛围是建设性的探讨而非审问。
最终,评估小组给出了一致意见:李哲博士本人无主观恶意,海外经历风险可控。建议在加强其团队内部管理和数据安全防护的前提下,予以引进,并纳入中心的“重点观察辅导”名单,定期进行合规沟通。困扰理工大学多日的难题,在专业、透明、基于规则的框架下得以化解,既守住了安全,也留住了人才。
---
“磐石”指挥中心的技术深犁与国安部门的协同侦查,正将“季风”网络在江东的残余根系一点点暴露在强光之下。一条条指向明确的线索被梳理出来:
* 某沿海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原副主任,在任期间违规为一家“黑曜石资本”参股的离岸公司提供了土地优惠和快速审批,该公司名义上从事环保技术,实则涉嫌为“季风”网络洗钱和转移敏感设备。此人已调任省属国企副总,审查组正对其展开隔离审查。
* 省内一家知名民营高科技企业,其早期一笔关键融资的资金来源,被层层穿透后,最终指向了“深蓝探索”基金会下设的一个子基金。该企业创始人及核心团队正在接受国安部门的背景核查,企业所有研发数据和对外合作项目被“磐石”平台严密监控。
* 更令人警惕的是,在梳理徐建国、赵明远等人经手的引才项目档案时,发现一份被刻意压下的内部风险评估报告。报告曾尖锐指出,某位通过“特殊渠道”引进的海外“顶尖专家”,其背景存在重大疑点,建议暂缓引进。但这份报告被赵明远以“影响开放大局”为由驳回。该专家在江东某重点实验室工作两年后,已于半年前“因家庭原因”辞职离境,去向不明。国安部门已将其列为高度关注对象,启动跨国追查。
“触角伸得比我们想象的更深、更隐蔽!”秦岚将汇总报告递给王磊,语气凝重,“从土地、资金到人才引进,他们试图在江东的经济命脉和科技前沿都打下楔子。这个离境的‘专家’,恐怕是条大鱼!”
王磊仔细翻阅着报告,面容沉静如水。这些发现印证了他的判断,肃清流毒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抽丝剥茧的耐心和精准打击的魄力。
“三条线都要抓牢!”王磊放下报告,目光锐利,“对开发区那个副主任,查深查透,揪出其背后的利益链条,这是反腐的典型,要形成震慑!对那家被渗透的企业,在确保其正常经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