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文老出山三王子殿下登基(1 / 2)

加入书签

“此事万万不可!”

孟珙厉声喝道。

他直视王安石,眼中翻涌着痛色:“陛下尚在人世,仅因被困敌营,我等便急着另立新主,岂非背弃君恩?”

“更可怕的是,秦人若觉陛下已无用,恐生杀心。

届时陛下遭难,我辈皆成千古罪人!”

他说得字字沉重,胸口起伏不止。

未能及时救援汴梁,早已让他愧疚难安。

如今竟要主动放弃赵构,另择新君,简直如同亲手将君王推入深渊。

面对这番质问,王安石却面色不变,只冷冷回应:

“倘若不立新君,他日秦人再以陛下之名,下令全军归顺,你我该如何应对?跪迎受诏,还是举兵相抗?”

“若真到了那一步,即便陛下不在了,只要三王子继位,大宋宗庙仍有香火,江山不至于倾覆。”

“若大宋覆灭,陛下纵然存活,也不过是亡国之君;我等臣子,终将沦为亡国之奴。”

此言出口,近乎大逆不道。

可其中所含之理,无人能够否认。

眼前唯有两条路可走:要么舍一君以存社稷,要么保一君而倾天下。

别无他途。

“即便如此,也强过背上弑君之名!”

孟珙立于堂中,语气如铁,目光未动分毫。

厅内空气仿佛凝固,王安石与孟珙对峙而立,谁也不肯后退半步。

赵慎坐在椅上,双目含泪,面色白,身躯微微颤抖,几欲哭出声来。

一名身着蟒袍的太监终于忍无可忍,跨前一步,沉声道:“两位大人慎言!

三王子尚在殿上,岂容如此喧哗失仪!”

王、孟二人这才稍敛锋芒,但仍紧握拳心,不肯松口。

众人目光悄然转向吴瑜,他是目前唯一可决断之人,却始终默然不语。

只因这抉择太过沉重,无论哪边,皆需付出血的代价。

就在此时,一道低沉而苍劲的声音自门外传来:“够了,休要再争。”

那声音不高,却似有穿透之力,入耳之后,人心顿定。

众人的视线齐刷刷望向门口。

只见一位白苍苍的老者立于门畔,手持龙头杖,衣衫素净,身形略佝,却如山岳般稳重。

王安石、孟珙乃至那蟒袍太监,皆面露惊容,旋即俯身下拜,齐声道:“参见文老大人!”

唯有赵慎呆坐原地,茫然无措。

这位老人,正是文天祥。

他曾任大宋内阁辅,为官五十年,历经三代帝王,在世官员之中,无人比他资历更深。

昔日皇帝赵构亲临其府,亦须躬身行礼,不敢倨傲。

此人一生清正刚直,不结党、不谋私,朝野共仰,奉为百官典范。

五年前,他以七十三岁告老归隐,返乡于江南道,自此音讯杳然。

谁曾想,今日竟现身于此!

众人无不肃然起敬,俯垂目,不敢直视。

文天祥却未理会旁人,径直走向赵慎,颤巍巍跪地叩礼:“老臣拜见三王子殿下。”

那蟒袍太监连连眨眼示意,赵慎虽胆小,却知轻重。

急忙从椅上跃下,奔上前扶住文天祥,声音微颤却诚恳:“文……文老大人不必如此,先生常说要敬老尊贤,您便是最该被敬重的长者。”

听罢这稚嫩话语,文天祥凝视孩童良久,忽而展颜一笑,抬手轻抚其头顶。

随后握住他的小手,转身面向满堂群臣。

“诸位争执不下,那老夫便说上几句。”

文天祥声音低沉却清晰,视线缓缓掠过厅中众人。

“我大宋如今山河动荡,元气大伤。

若想重振旗鼓,唯有静心休养,积攒力量,方有日后翻身之机。”

“国无君则纲常乱,陛下被秦所执,实如扼住我朝咽喉。”<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