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秦所求仅四条(1 / 2)
马蹄声起,马车渐行渐远,载着那十人消失在尘烟之中。
待他们走远,士兵上前搜查现场,果真从其中一人怀中摸出一块银牌,上刻“皇城司”
三字,清晰分明。
“秦桧!
这狼心狗肺的奸贼!”
百夫长怒目圆睁,拳头紧握,恨意如火灼心。
此番任务失败,回去必遭严惩。
更令他痛心的是,兄弟们血染荒野,竟连岳将军的家人也未能护全!
他强压怒潮,命残部稍作整顿,旋即下令回程。
此事绝不能遮掩,必须公之于众!
与此同时,秦宋两国正酝酿休战,和谈之地定于应州城。
双方皆遣使前往,商议条款。
应州临近唐境,唐国使团率先抵达。
扶苏亲自迎候。
此次领队者,正是旧识杜如晦。
昔日扶苏与李丽质大婚于咸阳,便是此人率团前来观礼,见证盟约。
“杜大人,别来无恙。”
扶苏含笑上前,言语亲切。
距上次相逢,已逾一载。
“太子殿下。”
杜如晦还礼,目光微凝,细细打量眼前的扶苏。
一年光阴,变化惊人。
彼时扶苏尚未立为储君,已在长安宴上锋芒毕露——赋诗惊四座,斥敌震群臣。
成婚后更是势如破竹:平秦乱、得九鼎,三月击溃匈奴,名动天下;继而伐宋,半载夺取燕云十六州。
常人穷尽半生难成之事,他一年多便尽数实现。
如今站在面前的,已非昔日青年才俊,而是气吞山河、威仪天成的王者之相。
杜如晦心中翻涌,五味杂陈。
扶苏之势,如云聚苍穹。
只待一声雷动,便可腾跃九天,化龙而去。
杜如晦心中念头起伏,但神色很快恢复平静。
他望着扶苏,嘴角浮起笑意:“许久未见太子殿下,可您的名声早已传遍朝野,无人不晓。”
“您这一路所建之功,连陛下提及都连连称许,实乃非凡。”
这话并无半分夸大。
如今扶苏之名,不止响彻大唐,就连中原诸国也都耳熟能详。
无论是北击匈奴,为华夏拓展疆域三千里;还是出于大义,允许宋军借道共抗外敌,皆令其声望如日中天。
“不过是尽本分罢了,何足挂齿。”
扶苏轻声回应,语气平和,毫无骄矜之意。
杜如晦见状,心头稍安。
他曾忧虑扶苏功高之后性情有变,如今看来,倒是自己想多了。
两人又闲谈片刻,杜如晦笑着问道:“殿下,长公主近来可还安泰?”
“陛下对小王孙的降生甚是关切,我等臣子也都盼着赴那满月宴呢。”
临行前,李世民特意叮嘱他探问李丽质的情况,牵挂之情溢于言表。
算来腹中孩儿已近八月,随时可能临盆,岂能不令人忧心?
听及此问,扶苏脸上笑意略显滞涩。
他不知该如何作答。
李丽质有孕一事,根本就是一场虚言。
可事已至此,他已被推上高台,难以回头。
若此刻坦白真相,李世民必怒不可遏,秦唐盟约恐将毁于一旦。
“这个……孤久在边关,详情并不知晓。
只从前线书信得知,一切尚好。”
他侧过脸,语调平稳,仿佛真有其事。
这谎言终有一日会被揭穿,但他只求那天别来得太早。
“是我疏忽了,殿下常年征战,不知内宅琐事也属寻常。”
杜如晦并未起疑,反倒自责起来。
扶苏暗自舒了一口气,总算应付过去。
不过长此以往总非良策。
不如归去之后,当真与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