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胡亥公子上朝会暂代监国(2 / 2)
信这诏书出自嬴政之手。
嬴政怎会让一个庶子承担监国重任?
“王上龙体欠安,写下诏书后便已歇息,你们这是质疑王上的旨意吗?”
赵高语气也变得严肃起来。
张仪随即出列,沉声道:“监国之人只能是太子,国事非同小可。”
“若未听王上亲口言明,我们无法接受这份诏书。”
嬴政病重之事尚不能公开,否则朝堂必起动荡。
张仪此番言,实为施压赵高,坚决反对胡亥监国。
他与卫鞅一样,都怀疑诏书的真实性,不相信嬴政会下达如此命令。
“我已经说明,太子已在回咸阳的路上,眼下只是由小公子暂代监国之职。”
“一旦太子返回咸阳,监国之责自然应交还太子。”
赵高虽心中不悦,却也只能压制怒火,耐心解释。
此时他并不打算与卫鞅等人彻底撕破脸面。
卫鞅、李斯皆是朝中重臣,若贸然决裂,恐引动朝廷震荡。
他此刻最需做的,是静待时机。
只待扶苏被他派出之人除去,一切便可定局。
只要扶苏不在,无论如何,胡亥都将成为新立的太子,未来的秦王!
听闻嬴政已下诏命扶苏返京,仅令胡亥暂代监国,不少大臣脸色方才稍缓。
然而卫鞅等人依旧坚持反对。
“国政牵系万民,不可轻忽!”
“昔年王上十三岁登基,亦是由宰相与太后监国,直至二十一岁行冠礼后方亲政。”
“胡亥公子年仅十四,如何担得起监国之责?”
卫鞅语气冷峻地质问赵高。
嬴政年少即位,彼时由吕不韦与赵姬共掌大权,直至成年后方亲政。
若扶苏监国,众人皆无异议。
扶苏身为太子,年已二十,早已行过冠礼,具备监国之资。
但胡亥有何功勋、有何资格?
“你们……”
胡亥眼中泛红,心中既愤怒又委屈,对卫鞅等人升起一股怨气。
扶苏,扶苏到底好在哪里!
他哪一点比不上扶苏!
可赵高此刻无暇顾及胡亥情绪,转而对卫鞅厉声喝道:“商君,莫非你要抗旨不遵!”
“未行冠礼不得亲政确实是祖制,然今情势所迫,国家必须有人主政。”
“王上已有诏令,命胡亥公子监国,直至太子归来。”
让胡亥掌监国之权是势在必行之举。
若不如此,将来如何顺利扶持他登上太子之位!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