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1章 阶层固定化的偿试(2 / 2)
迭后,逐渐演变成了强大的门阀。
这些门阀不仅产生了取代皇权的野心,更妄图将这种特权固化为门阀所独有的天赋。
然而,门阀的目标过于庞大,这无疑会引起皇权的猜忌和警惕。
毕竟,在当时的情况下,门阀还远远不是皇权的对手。
于是,门阀们开始巧妙地向世家们宣扬一种关于人种划分的言论。
他们提出了“高门对高门,寒门对寒门”
的联姻方式,这种以出身血统的划分联姻方式,与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陀罗的等级制度划分如出一辙。
门阀们企图将知识和祭祀的权力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将皇帝和官员视为刹帝利,寒门则被归为吠舍,而天下所有的普通百姓则被贬低为陀罗。
这种阶层划分的理念,门阀们希望能够将其固定下来,并在东汉末年开始试行。
他们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让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变得不可逾越,固定下来永世不变。
然而,汉人自古秦末以来就有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的传统观念。
这种观念深入人心,人们相信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努力和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不是被天生的阶层所束缚。
因此,对于这种人为的阶层划分,天下人显然是难以接受的,还有部分有理想的读书人更是坚决反对。
这种不满情绪逐渐积累,最终引了黄巾之乱。
黄巾军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为口号,号召人民起来反抗门阀的统治。
这场起义规模浩大,给东汉政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面对黄巾军的反抗,门阀们并没有退缩。
他们掌控着军队,利用手中的权力,想要将敢于反抗的普通人全部杀了,以维护他们的阶层划分理念。
这一行为激起了更多人的愤怒和反抗,使得局势愈紧张。
门阀们之所以如此执着于阶层划分,并非因为他们天生痴傻。
事实上,在遥远的西方,确实存在着一种类似的划分方式的帝国,而且这个帝国还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这个帝国的人口数量与大汉帝国不相上下,这让中土的门阀们深信,既然别人能行,那么自己也一定可以。
他们认为,通过这种阶层划分,可以将富贵永远流传下去,确保自己家族的地位和财富不会受到威胁。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