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好久不见(2 / 2)

加入书签

的张华,不自在地整理起自己的定制黑色西装。

“放松点,孩子!”

霍华德·苏伯低声对张华说道,脸上挂着从容的微笑,不时与路过的熟人点头致意,“你很快就会适应这样的聚会!”

“教授,在东方,我只是个沉寂在电影拍摄里的普通人,从未想过会踏入这样……奢华的场合。”

张华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属于东方的内敛与疏离。

霍华德·苏伯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这正是我喜欢你这个学生的原因,别让这里的浮华迷惑了你,保持你对电影的初心,它会带你抵达旁人难以企及的成就。”

张华愣了一下,他没想到自己的导师还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没来得及细想,进入庄园宴会厅,霍华德·苏伯便熟练地给张华介绍起各院系的主任、资深教授以及几位在评奖委员会中颇有影响力的校友寒暄。

他将张华引荐给众人,言辞间充满了对这位学生的推崇与保护。

“他的新作品片段让我感到惊喜,我想你们和我一样都有同感,期待作品的上映。”

一位中年教授便笑着附和:“短片里的快剪辑手法着实令我耳目一新。”

教授目光随后转向张华,语气里满是赞许与好奇:

“张先生,我听说短片是你亲自剪辑的?”

“是的!”

张华点了点头,随后解释道:

“我始终觉得,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用更密集的画面节奏抓住注意力,才能让观众在短时间内沉浸到故事里。”

提问的教授眼中赞赏之意更浓,他微微颔:

“非常敏锐的洞察力,如何抓住观众日益缩短的注意力,确实是现在导演的必修课,你找到了成功的钥匙。”

霍华德·苏伯温和地摇了摇头,“抓住注意力固然重要,但我认为电影的灵魂不在于追赶观众的快节奏,而在于找到故事的叙事节奏。”

张华附和道:“当然,教授!

对故事本身的敬畏,从来都是我创作的底线。”

他一直觉得好莱坞在后世没落的原因之一,就是片商为了逐利一味追求快节奏、强爽感,反而丢掉了电影最重要的故事叙述。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爆炸贝的变形金刚系列,过度依赖特效与动作场面,牺牲了叙事深度。

话音刚落,周围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

只见乔治·卢卡斯带着他标志性的温和笑容走了过来,身旁正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两人一出现,立刻成为全场的焦点。

尽管两人在奖项荣誉簿上并非最耀眼的存在,但绝对是当下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导演。

乔治·卢卡斯的目光定格在张华身上,络腮胡间漾开一个亲切的笑容:

“你就是那位被媒体称为东方斯皮尔伯格的年轻导演?”

乔治·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是好莱坞一对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热爱和对彼此技艺的尊重而结下深厚友谊。

而张华在美利坚掀起的风声,无疑强烈地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