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我瞿子龙何等忘恩负义(1 / 2)

加入书签

机械一厂!全都是机械一厂的职工!马有为、赵刚、段梅……这些名字他太熟悉了!

刚才那个带头妇女也一边写一边补充道:“我侄子叫吕少安,也是原来机械一厂的工人,小伙子肯干,现在也提了小组长……”

“轰——!”

瞿子龙的脑海仿佛被投入了一颗炸弹,巨响过后是一片死寂的空白。

他猛地转过身,目光如同实质般钉在那个正在纸上艰难书写名字的妇女脸上,随即缓缓扫过面前每一张因担忧而扭曲、因岁月而沧桑的面孔。

一股冰冷的寒意,并非来自外界,而是从他心底最深处、从那些被刻意遗忘的记忆碎片中疯狂涌出,瞬间窜过脊椎,直达天灵盖!他浑身的汗毛根根倒竖,一股难以言喻的恐慌和巨大的荒谬感攫住了他!

吕少安、段梅、赵刚、马有为、徐少安!

是这五个人!竟然会是这五个人!

记忆的闸门轰然洞开,无数纷乱、模糊却又带着特定时代烙印的画面争先恐后地涌现出来。

他想起来了!这五个人,都是当年从四面八方涌回清江的知青,带着一身与这个小县城格格不入的桀骜和迷茫,被塞进了机械一厂。

大姐的同学吕少安是他们的头儿。

在那个混乱的年月,返城知青就像无根的浮萍,为了自保,也为了争一口饭吃,拉帮结派、打架斗殴是常态。

这五个人,就是厂里有名的“刺头”,上班时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还算规矩,一下班,立刻换上那时最“时髦”的行头——红背心一定要扎进裤腰,军绿色外套永远披着,露出胳膊上歪歪扭扭的“忍”字或龙虎纹身。

段梅一个姑娘家,留着比男人还短的头发,说话办事风风火火;

另外四个男的,却偏要留几乎遮住眼睛的长发,走路晃晃悠悠,看人时总带着几分挑衅和满不在乎。

那时的瞿子龙,家境极端贫寒,背负着一大家子的生计,活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他从心底里厌恶这种“不务正业”、“流里流气”的做派,觉得他们给工人阶级丢脸,平时总是敬而远之。

只是吕少安,因为大姐的关系,见面就会跟他开玩笑,说什么“当初要是脸皮厚点追你姐,现在就是你正经姐夫了”,

瞿子龙也只是尴尬地笑笑,从不接茬。

然而,命运就是这么讽刺。当他爷爷第一次到医院打针,急需三十块钱救命,他刚好遇到五人,不知道什么心理,就对吕少安开口了,

而这个他平时避之不及的“混混”,想都没想就从兜里掏出了皱巴巴的三十块钱塞给他,还说:“拿着,我是你准姐夫,这算什么事儿。”

第二次,母亲哭瞎了眼需要手术,一百六十块的巨款,又是吕少安,吆喝着让其他四人把身上的钱全凑了出来,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他后来省吃俭用还了钱,心里感激,却依然因为骨子里的那点清高和现实的压力,主要是怕被牵连,怕耽误养家,刻意保持着距离。

最让他刻骨铭心的,是前世1985年10月,父亲突发急病,医院开口就要三百块押金才肯抢救。那时他家早已山穷水尽,他跪下来求医生都没用。

绝望中,他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找到了吕少安。听完他的哭诉,吕少安什么也没说,皱着眉头转身就走了。

那一刻,瞿子龙的心沉到了谷底,以为这次终于碰了壁。

却没想到,深夜时分,吕少安带着段梅等四人,悄悄来到医院,将一沓厚厚的、散发着烟味和汗味的零钱塞到他手里,整整四百块!

依旧没说什么安慰的话,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消失在医院的走廊尽头。

那一夜,父亲的命保住了。而四百块钱,在上辈子,他直到九十年代才还清。

可这份雪中送炭的恩情,他觉得亏欠,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