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求权杀天下不良人(2 / 3)

加入书签

“这上面写的啥?是收粮还是征兵啊?”

扛着锄头的庄稼汉李老汉踮着脚,扯着旁边的同伴问。

旁边几个挑着货担的劳力也凑过来,你推我搡地往前挤:“咱也不认字,快找个先生念念!”

人群里很快让开一条道,须皆白的张老书生被请了出来。

他先是清了清嗓子,随后手指着榜文上的字,一字一句地念了起来:

“盖闻孤幸承圣主恩眷,蒙旨进爵为王,镇抚中原,当为天下守安。

今有不良之徒,悖逆作乱,窥伺朝野,妄图倾覆社稷、涂炭生民,其罪当诛!”

念到“不良之徒”

时,张老书生的声音沉了几分,围听的百姓也瞬间安静下来。

这段日子,谁都听过“不良人”

的名号,那些穿黑衣、会暗杀的人,前阵子带着晋贼在洛阳搅得鸡犬不宁,连怀、泽数州都遭了殃。

如今定安王要拿他们,倒是大快人心。

“为正纲纪、靖平祸乱,孤今布告四方:凡天下军民人等,有能察得不良人踪迹、献报实信者,即赏钱五十贯!”

“五十贯?!”

李老汉猛地惊呼出声,手里的锄头都差点掉在地上,“这得是多少钱啊!”

旁边的货郎也咋舌:“要是能抓着一个,岂不是能盖好几间瓦房?”

张老书生没理会众人的骚动,接着念道:“有能亲手斩杀不良人、持其级为证者,赏钱二百贯!”

“若有知情不报、隐匿不良人者,依律连坐,与匪同罪;敢与不良人勾结、助其为恶者,立诛其三族,绝不宽宥!”

“连坐?诛三族?”

人群里的议论声瞬间变了调,方才还想着“抓不良人领赏”

的百姓,脸上多了几分惧意。

一个穿长衫的商人小声嘀咕:“这大王是动真格了,以后见着衣着、行踪怪的,可得躲远点。”

最后,张老书生念出榜文的结尾:

“自榜文张贴之日起,各州县官吏须严督执行,军民同心捕剿。

有能建功者,孤必不吝厚赏;敢违此令者,定当严惩不贷!

特此告示,咸使闻知。”

榜文念完,百姓们还围着不肯散。

有人盘算着怎么留意不良人踪迹,有人叮嘱家里人别惹上麻烦,还有人指着榜文末的“定安王印”

啧啧感叹:

“要我说呀,这可是好事儿。

咱中原好不容易安稳了个些年,可不能让这些乱党给搅和了!”

而此刻,远在百里之外的宋州客栈外,同样的榜文刚贴上墙,便被一个戴着斗笠的男人看在眼里。

他指尖攥紧了腰间的短刀,眼底闪过一丝寒意,转身便消失在街角。

ps:

国号的建立与建立王朝者有关。

举例子朱元璋,之所以“明”

为国号。

他早年加入的红巾军就是以明教为精神纽带建立的。

而韩林儿自称小明王,江淮等地小明王政权有统治基础,所以直接用明作为国号比较容易获得民众认同。

而曹魏有些不同,他以禅让的形式从汉手中接过政权。

(虽然是逼迫,但符合古代天命转移的正统)

而曹魏的地盘也是曹操自己打的,自己治理多年,民心归附,所以他自建国号“魏”

主角的经历有些像曹魏,他虽然说篡权拿了中原,但实际上各地节度使基本都是反的,他只占了一块腹地。

各地节度使包括天下,是他自己打下来的。

再加上他之前的仁政,数年经营,就像我前面提到的,他被称为“在世周公”

所以他在中原民间是有群众基础的,民心所向——开创新王朝是可以的。

这个时候以王爵称号作为国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