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袁牵之别刘备的选择(3 / 3)

加入书签

/p>

牵招下马作揖,洒泪道:“山高水长,至此君臣两忘,公子保重!”

“子经!”

袁尚大哭,道:“观今日之局,父亲大势已去,你我今日一别,此生再难相见。”

牵招低头落泪,不做回答。

袁尚见他心思坚定,不再相劝,下马还礼,道别而去。

路上,他哭声不止,对左右护卫道:“并州之败,独惜牵子经!”

牵招归营时,刘备正拿着两封信为难。

第一封,已送来多日,是周野代表朝廷给他的一封公开文书。

并州大胜在即,表彰刘备镇守之功,拜他为司徒、假节、赐爵涿侯。

刘备是涿郡涿县人,涿县是涿郡治所所在,也是最大的一个县。

涿侯的含金量,可见一般。

而周野这封信中的诚意,也是能看得出来的。

一旦接了这封任命书,那就要放弃手下的人马,去朝廷任职。

刘备主动任职,那手下的班底自然是交给朝廷(周野)。

这件事,他能答应吗?

如果不答应,那他接下来的方向又该怎么走?

并州之战即将收尾,如果周野北伐成功,袁绍倒台就在眼前。

袁绍一倒之后,天下就剩下周野那一面旗帜了。

自己又要以什么名义,在并州立足?

毫无疑问,如果袁绍倒了,自己还不遵朝命,霸着并州不归一统,那就反贼、叛逆!

刘备维护自己的地盘、利益,乃至有更大的理想,没错。

周野手握大权,志在一统,同样没错。

很多事,对和错两个字,显得太过天真、苍白。

一向性格坚韧的刘备,眉宇间也满是苦恼。

ps:为什么会写牵招这个剧情呢?因为在历史上,牵招是一直跟随袁绍的,袁绍死后继续追随袁尚。

袁尚被围邺城时,牵招临危受命去筹粮,但是还没等到牵招回来,袁尚就败走中山国。

牵招无奈,找上并州刺史高干,让他迎袁尚入并,设法为袁尚解决困局。

高干非但不同意,反而加害牵招,牵招被迫逃离,因道路阻拦,无法去见袁尚,只能去投奔曹操。

自此两人再未见面,直到袁尚被杀,头颅从辽东送回,牵招才见到了阔别多年的旧主,可惜只有一颗人头,悲痛大哭。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