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什么茶艺我一片丹心(4 / 4)

加入书签

水利器物”

、“各类运漕设计图”

许泽感觉一股暖流入脑,精神百倍,同时脑海中多了不少学识。

枣祗跟随许泽走了好几日,关系大好,笑着回答:“若是如此,工造量巨大,劳民伤财啊。”

“计入屯民功绩,以分田为赏,功绩出众者可以升户籍,赐宅田,定然踊跃。”

许泽咧嘴笑道:“我就是最好的标杆!”

枣祗欣慰而笑:“那就上书主公堂议此事,我回去便算出预支。”

从流民、商贾这样的身份,到如今的兵曹从事史,许泽的功绩可不止是靠拼杀军功所得。

一个冬日,他的名望和品行已在兖州广为流传,在民间亦是勤劳刻苦蔚然成风。

谁都想成为许兵曹那样的人。

……

徐州,下邳。

历经叛乱,田土遭毁,一个年轻人带着数名头戴斗笠的中年人,沿河流而走。

沿途遇到许多捕鱼的村民,正在谈及今年泗洪田土遭毁的惨状。

说着说着,那几个乡亲脸色羡慕。

“我听说,兖州是因为一个叫许泽的年轻人,农耕大才啊,耕种田土,一年得了一百多万斛。”

“据商贾说,那年轻人才及冠,有不世才学,经国策论,可让一地温饱富足!”

“咱们徐州也有吧?我记得那陈氏的年轻人陈登,不是也有多年的政绩吗?”

“他不行!

他父亲是陈太守,应该就是靠家里吹嘘出来的名声,我可听说兖州是人人都吃得上饱饭?你看咱们吃得上吗?”

“还是靠自己打渔,这叛乱一来,田土尽毁,县衙那屯田征募,也是奔着要命去的,等活不下去了再去应征屯田。”

这些乡民逐渐走远。

在后面听的年轻人面色铁青,将斗笠啪地摔在了地上。

他身后那些中年人都露出尴尬的神情。

“元龙,不至于。”

“陈公子,这些乡民不懂你的劳苦。”

“不必动怒,那许泽我听说了,他有名望,其实并非政绩,是事出有因的,这是兖州曹公和冀州袁车骑之争。”

年轻人叫陈登,字元龙。

徐州政坛一颗冉冉升起的骄阳。

但最近这几个月,他觉得自己一直活在许泽的阴影里。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