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归途(2 / 4)

加入书签

性。

我记录了几位有老胃病的乡亲长期食用后的反馈,这对我们精准定位产品的适用人群非常有价值。

我在想,或许可以以此为基础,写一篇关于道地药材与食养文化的文章。”

刘营养师接过话头,指尖在平板电脑上调出初步的数据分析:“李医师说得对。

从营养学角度看,这种生长环境下的山药,其膳食纤维结构和可溶性多糖成分可能更具优势,这直接影响了产品的口感和消化吸收率。

我们回去后需要立即对样本进行精确的营养成分检测。

产品说明书的重点,应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消费者讲清楚它的核心营养价值和适合什么样的人群、什么样的食用场景。

比如‘易于消化,适合脾胃虚弱者作为日常主食补充’或者‘提供持久饱腹感,适合需温和调理的亚健康人群’。

我们要把‘温补’这个概念,用科学的语言落到实处。”

陈厨双手抱胸,闭目养神,但微微颤动的眼皮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他忽然开口,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回应营养师的话:“口感和吸收,离不开火候。

大铁锅、柴火灶,那股子文火慢炖逼出来的‘锅气’和醇厚质感,是电灶比不了的。

回去得试试看,能不能在标准化流程里,通过调整受热曲线和恒温时间,模拟出几分那种绵密顺滑、入口即化的口感。

这是个挑战……”

苏浩泽听着伙伴们从药理、营养到工艺的多维度探讨,心中暖流涌动。

他知道,这次回乡之旅,收获的远不止一款新品配方。

车子驶入熟悉的城市,华灯初上。

在家门口的楼下停稳,苏平安第一个跳下车,像只快乐的小鸟一样冲进电梯。

随着电梯到达相应的楼层,小家伙的声音也在楼道里响起:“奶奶!

爷爷!

我们回来啦!”

母亲李爱华闻声系着围裙从厨房出来,脸上堆满了笑容,打开门一把接住扑过来的孙子:“哎呦,我的小宝贝回来了!

快让奶奶看看,下趟乡,是不是晒成小煤球了?”

父亲苏东军也放下手中的报纸,从客厅踱步出来,虽然没说话,但眼里含着笑意,仔细打量着风尘仆仆的儿子和兴奋的孙子。

“妈,爸,我们回来了。”

苏浩泽提着大包小包的乡土特产走进门,脸上带着轻松的倦意。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快洗洗手,饭都好了,就等你们开饭。”

李爱华一边招呼着,一边心疼地看着儿子,“看你,才几天就瘦了,乡下条件艰苦吧?”

晚饭时,饭桌上果然有一盘清炒山药片,色泽洁白,口感清脆,带着食材本身的甘甜。

苏浩泽夹起一筷子送入口中,那熟悉而纯粹的味道,让他连日的疲惫仿佛瞬间消散,只觉得胃里无比妥帖。

他感慨道:“妈,用咱带回来的山药炒的?就是不一样,感觉比城里买的味道正多了。”

“那可不!”

李爱华笑着给儿子和孙子碗里各夹了一大块排骨,“自家地里长的,新鲜!

浩泽啊,这次回去,你姑姑她怎么样?身体还好吧?还有你三叔公,他那个老寒腿,今年没再犯吧?”

苏浩泽咽下口中的饭菜,语气温和地汇报:“姑姑身体硬朗着呢,精神头十足。

我们临走,她非塞给我们一大篮子土鸡蛋,说给平安补身体。

三叔公身体也挺好,老寒腿今年没怎么闹腾。

他还让我给您和爸带好,说惦记着你们呢。”

苏东军默默听着,往儿子的碗里夹了一块肉:“嗯,老伙计们身子骨还成,就好。

那……村里山药的事,有着落了吗?乡亲们还着急上火不?”

“爸,您放心。”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