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陛下宝钞与消费券风暴(1 / 3)
户部衙门,这几日如同开了锅的沸水。
尚书张岩,一个平日里精于算计、头丝都恨不得扒出三分利的老头,此刻正捧着一本薄薄的、墨迹未干的册子,双手哆嗦,额头上的汗珠顺着皱纹沟壑往下淌,也顾不得擦。
册子封皮上,是皇帝陛下亲笔题写的几个遒劲大字:《国债行与流通疏》。
里面的内容,更是让他看得心惊肉跳,三魂去了七魄。
“行‘陛下宝钞’,面额分一两、五两、十两、五十两、一百两……募集总额,暂定二百万两?”
张岩的声音尖得变了调,“陛下,这……这不就是前朝那害死人的‘大明宝钞’吗?印纸片当钱使,最后烂如废纸,民怨沸腾,前车之鉴啊陛下!”
他噗通一声跪在地上,以头抢地,“陛下三思!
此例一开,物价飞涨,民心离散,国库信誉扫地,臣……臣万死不敢奉诏!”
陈默坐在上,慢条斯理地品着茶,对老尚书的激烈反应毫不意外。
他放下茶杯,语气平和:“张爱卿,起来说话。
朕问你,前朝宝钞因何而废?”
“因……因滥无度,只不收,毫无储备,形同骗局!”
张岩抬起头,激动地说道。
“说得好!”
陈默抚掌,“关键在于‘滥无度’与‘毫无储备’。
朕此次行的‘陛下宝钞’,并非凭空印造。
其一,它有内帑以及此番清缴安王府的部分逆产作为初始信用抵押;其二,它并非白给,而是‘借’!
朝廷向民间‘借钱’,并承诺,持有此宝钞满一年者,可凭票至皇家钱庄,兑换本金,并额外获取……年化收益率三厘的利息!”
“年……年化收益率?三……三厘利息?”
张岩懵了。
借钱?朝廷向百姓借钱?还给利息?自古以来,只有朝廷征税、摊派,何曾有过反向操作的?这简直是颠覆了他的认知!
“不错。”
陈默站起身,走到一张临时悬挂起来的、画满了图表的白板前(这又是他引入的新玩意,让将作监赶制出来的)。
他拿起炭笔,一边画一边解释。
“此‘陛下宝钞’,实质是‘国债’,乃国家信用之凭证。
百姓购买,是信朝廷,支持朝廷。
朝廷用之兴修水利、推广新农具、充盈军备,创造更多财富。
届时,国库丰盈,连本带利归还,百姓得利,朝廷得资,乃是双赢!”
他指着图表上的曲线:“此为一期试点,额度严格控制。
待信誉建立,模式成熟,方可考虑扩大。
而且,此宝钞可在民间一定范围内转让、流通,解决部分铜钱银两转运不便之苦。
这叫……盘活民间资本,加货币流通!”
一番结合了现代国债与金融学原理的解说,把张岩听得一愣一愣的。
他虽然不能完全理解那些“资本”
、“流通”
的新词,但核心意思听懂了:这不是骗局,是正经的“借贷”
,有抵押,有利息,有归还承诺!
而且,似乎……真的有可能解决眼下朝廷用钱的燃眉之急!
看着老尚书脸色变幻,从绝望惊恐到将信将疑,再到陷入沉思,陈默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他抛出了另一个配套措施。
“单单行宝钞,或许还不足以快提振京畿经济,尤其是安王之乱后,市面有些萧条。”
陈默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所以,朕决定,同时推出‘陛下赐福消费券’。”
“消……消费券?”
张岩觉得自己的脑子今天实在不够用了。
“对!”
陈默拿起另一张纸,上面画着设计草图,“此券用彩色花笺印制,防伪标记俱全,面额较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