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夜审冤案卷宗(1 / 3)

加入书签

那青衣书生身手矫健,几个起落便消失在了熙攘的人流中,如同水滴汇入江河,再无踪迹。

派去跟踪的侍卫无功而返,只带回一个模糊的方向——城东。

陈默站在街口,看着那人消失的方向,眉头拧成了一个结。

这京城,藏龙卧虎之辈,似乎比他想象的要多得多。

是敌是友?为何会恰好出现在他眼前,上演这么一出“英雄救美”

安王府的阴影尚未驱散,这突兀出现的神秘书生,又给本就迷雾重重的局势,添上了一笔诡谲的色彩。

他没了继续闲逛的心思,那股刚从市井中汲取到的些许鲜活气,迅被更深的疑虑和紧迫感取代。

他带着侍卫,沉默地返回了皇宫。

踏入乾清宫的那一刻,熟悉的压抑感便如同冰冷的潮水,重新将他包裹。

王德迎上来,脸上带着欲言又止的惶恐。

“陛下,您可算回来了……”

王德的声音压得极低,“方才……安王府派人送来了一份‘请安折子’,还有……几卷新抄的佛经,说是安王殿下亲自为陛下和皇后娘娘祈福所誊写。”

陈默脚步一顿,目光锐利地看向王德:“佛经?”

“是……就在御案上。”

陈默快步走到御案前。

果然,在一堆奏章旁边,整整齐齐地放着几卷用金粉抄录的《金刚经》。

字迹工整,透着一股刻意的虔诚。

安王李玹,在这个敏感的时候,送来佛经?是试探?是示弱?还是某种……更隐晦的示威?

他拿起一卷,指尖拂过那冰凉的、带着淡淡檀香味的纸张,眼神冰冷。

这佛经的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机锋?

他没有立刻去翻阅那些关乎江南劝捐、边境军务的紧急奏章,反而挥退了所有人,独自坐在空旷的大殿里。

宫灯将他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跳跃不定,如同他此刻的心绪。

安王府、龙涎香、军械木料、神秘书生、还有这恰到好处送来的佛经……无数线索和疑点在脑海中碰撞、纠缠。

他感觉自己像是一个站在巨大迷宫中央的人,四面八方都是通道,每一条都可能通向真相,也可能通向更深的陷阱。

他需要冷静,需要跳出眼前这些纷乱的表象,从一个更宏观、更本质的角度去审视这一切。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御案一侧,那里堆放着一摞非今日送达、而是他之前特意让王德从刑部和大理寺调来的、近年来的重大案件卷宗副本。

他原本是想通过这些卷宗,了解一下这个帝国的司法体系和积弊所在,为后续可能的改革做准备。

或许……这里面,能现些什么?那些被尘埃掩盖的旧案,是否也隐藏着与当前困局相关的蛛丝马迹?

一种莫名的冲动驱使着他。

他站起身,走到那堆卷宗前,随手拿起最上面的一本。

封皮上写着“景和二十一年,河间府盐枭火并案”

他点燃了御案旁所有的蜡烛,将大殿照得亮如白昼,然后埋于那些散着陈旧墨香和淡淡霉味的卷宗之中。

起初,他只是快浏览。

大多是些地方上的恶性案件,或是官员贪腐,或是豪强械斗,案情或离奇,或简单,判决也多是依律而行,看不出太多特别之处。

枯燥的文字,程式化的叙述,看得他眼皮沉。

时间在寂静中流逝,殿外的更鼓声隐约传来,已是子时。

就在他准备放弃,揉着胀的太阳穴,打算明日再战时,指尖无意间翻到了一本格外厚重的卷宗。

封皮是深蓝色的,上面用朱笔写着“景和十九年,京畿皇庄侵地案”

京畿皇庄?陈默精神微微一振。

皇庄管理混乱,也是他准备整顿的目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