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贵妃的数学难题(2 / 3)
个五个数剩三个,七个七个数剩两个,问这堆物品至少有多少?
下面则是苏婉仪用毛笔写下的、试图求解的步骤,密密麻麻,用了各种假设和代入,演算了一大片,似乎卡在了某个环节,进展艰难。
这是……《孙子算经》里的“物不知数”
问题?也就是现代数论里的“中国剩余定理”
的经典例题?
陈默有些意外地看了苏婉仪一眼。
没想到这位才女贵妃,除了诗词歌赋,还对数学感兴趣?而且看她演算的步骤,虽然繁琐,却逻辑清晰,显然是用了心的,只是不得其法。
“这是《孙子算经》里的题?”
陈默问道。
苏婉仪见皇帝似乎并无怪罪之意,反而看出了题目出处,心中稍安,点头道:“陛下博闻强识,正是。
臣妾偶然翻看家中藏书,见到此题,觉得有趣,便试着推算,只是……资质愚钝,算了许久,也未能得出正解,让陛下见笑了。”
她的声音里带着点不好意思,也有一丝遇到难题的不甘。
陈默看着那题目,又看看苏婉仪那带着黑眼圈却依旧明亮的眼睛,心中忽然一动。
连日来的阴谋、斗争、压力,让他身心俱疲,此刻面对这样一个纯粹的、属于另一个知识领域的难题,竟让他产生了一种久违的、想要挑战一下的冲动。
或许,这也是一个……转移注意力,稍微放松一下紧绷神经的机会?
他没有说话,而是走到旁边的书案前,拿起一支笔,铺开一张新纸。
苏婉仪、周衡等人都疑惑地看着他,不明白皇帝要做什么。
陈默没有用苏婉仪那种繁琐的试错法。
他回忆着前世学过的“中国剩余定理”
的解法核心,开始在纸上写下一行行简洁的符号和算式。
他先设物品总数为n。
列出同余方程组:
n≡2(od3)
n≡3(od5)
n≡2(od7)
然后寻找模数3,5,7两两互质,计算其乘积=1o5。
分别计算1=1o53=35,2=1o55=21,3=1o57=15。
再分别求解1关于模3的数论倒数,2关于模5的倒数,3关于模7的倒数……
(他当然不会写出“数论倒数”
这样的现代术语,而是用古人能理解的“寻找某数,使其与i相乘后,对模i余1”
的方式来描述。
)
他的笔尖在纸上流畅地移动,一个个数字和简单的符号跃然纸上,思路清晰,步骤简洁,与苏婉仪那布满假设和涂改的草纸形成了鲜明对比。
苏婉仪起初是好奇,随即眼睛越睁越大,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她看不懂皇帝写的那些符号(比如‘≡’),但能大致跟上那清晰的逻辑推演!
她苦思冥想、用了几大张纸都没理清头绪的难题,在皇帝笔下,竟然如此条分缕析,一步步导向那个必然的结果!
周衡也忍不住凑过来看,他虽不精数算,但逻辑思维极强,看着皇帝那简洁明了的推导过程,眼中也露出了讶异和思索之色。
很快,陈默得出了结果,在纸上写下最终答案:n=。
他放下笔,将那张纸递给苏婉仪:“看看,可是此数?”
苏婉仪接过那张墨迹未干的纸,手指微微颤抖。
她赶紧拿起自己的算筹(她平时也用这个辅助计算),按照皇帝给出的答案反向验证:
÷3=7余2。
÷5=4余3。
÷7=3余2。
完全符合!
她猛地抬起头,看向陈默,美眸中充满了震撼、崇拜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激动:“陛下!
真……真的是二十三!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