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3 / 4)

加入书签

复言:“诚如主公所言,吴侯治世之才确非凡俗。”

“昔日贫瘠的东莱郡,今已成人间奇观。”

“人口稠密尚在其次。”

“市井繁荣,商路通达;阡陌所至,良田连绵无际,禾稼盈野。”

“最令某震撼者,乃东莱百姓眼中希冀之光。

人人精神抖擞,浑不似乱世子民。”

“黄县之变尤甚!”

“本以为是蕞尔小城,不意竟成越洛阳鼎盛时的雄都。”

“城垣殿宇俱高峻非常,所用材质似为天工整石,竟无砌筑之痕。”

“更有那通天大道,皆以神秘材质铺就,平坦如镜,宽广非常。”

荀彧详细阐述了东莱的情况。

曹操与程昱听完,心中对东莱的认知彻底刷新。

“嘶——”

最终,两人齐齐倒吸一口凉气。

曹操深沉叹息:“几年前子翼大婚时,我所见的东莱虽已兴盛,但远未到如此程度!

看来,我低估了这位兄弟——他非但未曾停滞,反而以更惊人的度崛起!”

话音落下,他眉头紧锁,忧色深重。

照此形势,莫说将来与陆风抗衡,归顺或许才是明智之选。

“兖州不可久留!”

曹操决然道:“至少不能以此地为根基!”

距离陆风太近,随时可能被碾碎。

“我亦认同。”

荀彧郑重点头。

实际上,他还有未尽之言——

东莱无流民,无乞丐,更无人挨饿。

相反,百姓日益富足。

这可是乱世!

放眼天下,何处无饥民?

唯独东莱例外。

这也正是他说服不了荀攸与戏志才,反被驳得哑口无言的关键。

在荀攸他们眼中,陆风才是天命所归,心系众生的明主。

至于其他诸侯——甚至天子——皆不值一提。

荀彧本想反驳,却次感到无力。

若非信念坚定,他或许已被劝服,直接投效陆风。

但心中对汉室的执念告诉他:不可。

于是,他选择投奔最看好的曹操。

在他看来,曹操与他志同道合——

皆愿做汉室忠臣,国之栋梁。

曹操自然也有自己的雄心壮志,莫说曹操,就连他帐下的荀彧也同样怀揣着私心——那便是让荀氏家族更上一层楼,光耀门楣。

然而这丝毫不能掩盖曹操骨子里对汉室的赤胆忠心。

曹操朗声宣言:说得对!

我曹孟德便是大汉的栋梁之臣,当之无愧的第一忠良!

当日荀彧几乎是仓皇逃离东莱的。

他实在无法再待下去了,生怕继续停留会被荀攸等人动摇心志。

绝不能退缩!

他在心中暗自立誓。

程昱此时却忧心忡忡地提出:"

可若离开兖州,我等又该前往何处?这里毕竟是主公的故土,还有诸多旧交情谊。

若另寻他处,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

曹操闻言大步走向悬挂的大汉疆域图,手指重重落在北方:"

进军并州!

先剿灭白波贼与匈奴叛军,以此为根基,再南下河内司隶,西取长安三辅要地,进而夺取汉中、益州!

"

"

占据当年强秦迹之地,成就霸业根基!

"

如今的兖州已成为陆风、袁绍、袁术等人必争之地,更有刘岱、鲍信、张邈等诸侯盘踞其间。

这根本就是个四面受敌的险地,完全不利于展壮大。

若只是面对青州的陆风或许还有周旋余地,但如今形势,曹操实在看不到在此立足的希望。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