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让种菜的智慧跨屏传递(1 / 2)
“菜田结对”
的包裹还在跨山越城地跑,乐乐就收到了不少留言——杭州的王阿姨说想教小娟种反季节生菜,贵州的李老师则提到孩子们想分享山里识别野菜的技巧。
这些需求让“菜田云课堂”
的想法彻底落地:用直播的方式,让城市家庭和山区孩子隔着屏幕一起学种菜,把单向的蔬菜交换,变成双向的智慧互助。
团队立刻开始筹备:给山区学校送去简易直播设备,把《菜田故事册》做成电子课件,还特意设计了“双师课堂”
模式——城市家长当“种植老师”
,教选种、控温这些都市种植技巧;山区孩子当“自然老师”
,分享野外找野菜、用草木做肥料的经验。
开播前一周,乐乐还组织了一次“彩排”
,小娟对着镜头给王阿姨展示自己种的薄荷,王阿姨则举着阳台的生菜盆教小娟分辨叶片肥瘦,屏幕两端的笑声,让原本陌生的距离瞬间拉近。
“菜田云课堂”
第一期的主题是“秋冬应急菜种植”
。
开播当天,杭州的王阿姨早早坐在阳台架起手机,镜头里摆着育苗盆、营养土和生菜种子;贵州学校的教室里,小娟和同学们围在屏幕前,桌上放着从山里采来的腐叶土和野薄荷。
“大家看,秋冬种生菜要选耐寒的品种,种子泡温水两小时再种,芽更快!”
王阿姨边说边演示,手指轻轻拨弄种子,屏幕里的孩子们跟着模仿,把薄荷种子泡进装了温水的塑料杯里。
轮到孩子们当“老师”
时,小宇举着一株采来的蒲公英走到镜头前,认真地说:“这个叶子能生吃,煮水喝能治喉咙痛,我们在山里找不到水时,就嚼它的根解渴。”
说着还小心地摘下一片叶子,展示叶片上的绒毛:“要选没有黄斑的,这样才新鲜。”
杭州的家长们纷纷在弹幕里留言:“原来蒲公英还有这用!”
“下次带孩子去公园,也教他认认野菜。”
乐乐趁机在屏幕上弹出“野菜识别小贴士”
,提醒大家野外识别需谨慎,避免误食有毒植物。
课堂过半,最热闹的“互动环节”
来了——王阿姨教孩子们用塑料瓶做“保温育苗盒”
,在瓶身裹上旧棉花;小娟则教王阿姨用腐叶土和淘米水自制“天然营养液”
,还特意跑去操场,给镜头展示堆肥的小土坑:“树叶埋在土里,过两个月就变成肥料,比买的营养液还好用。”
屏幕两端的教学互相补充,原本枯燥的种植知识,因为带着“生活味”
变得格外好记。
直播快结束时,乐乐提议大家一起“立下菜田约定”
:城市家庭负责把生菜种活,等成熟了寄给山区;山区的孩子们负责照顾好薄荷,长出新叶就拍视频分享。
小娟对着镜头用力点头:“我会每天给薄荷浇水,还要写观察日记,告诉王阿姨它长多高了!”
王阿姨笑着回应:“阿姨也给你拍生菜的生长视频,咱们比一比谁种的菜长得好!”
第一期云课堂结束后,反馈远预期。
不少城市家长来孩子认野菜的照片,说“现在孩子吃饭不挑食了,还主动问蔬菜的功效”
;山区学校的老师则说,孩子们课后总围着种植盆转,连之前调皮的男孩,都学会了小心呵护菜苗。
更惊喜的是,有企业主动联系乐乐,愿意捐赠更多直播设备和蔬菜种子,让“菜田云课堂”
能走进更多山区学校。
两周后,王阿姨率先兑现约定,把自家种的生菜寄到了贵州学校。
孩子们收到包裹时,兴奋地打开包装,把新鲜的生菜分给同学,还特意留了几片放进保鲜盒,说要等下次云课堂,展示给王阿姨看。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