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田园守护理念全球传播(1 / 2)
国家标准实施后的第三个月,乐乐的办公桌上多了一份印着联合国粮农组织徽章的邀请函。
信中写道,希望“都市归田园”
联盟能在全球城市应急论坛上分享经验,更有日本、德国、巴西等五个国家的城市代表,提出要实地考察社区菜田——这是联盟的田园应急理念,第一次收到来自世界的关注。
消息传开时,联盟活动室里又热闹起来。
刚给菜苗浇完水的老陈擦着手笑:“以前总听人说‘向国外学经验’,现在咱这‘种菜救命’的法子,也能让老外上门学了?”
乐乐指着邀请函上的行程安排,眼里满是期待:“不只是学,咱们还要把标准里的‘中国智慧’,变成能落地全球的守护方案。”
批来访的是日本东京代表团。
当他们走进上海某社区的应急菜田时,正值初夏,马齿苋、薄荷长得郁郁葱葱,智能灌溉系统正根据土壤湿度自动补水。
代表团团长佐藤蹲下身,仔细观察叶片上的防虫贴,又翻出手机里东京台风后蔬菜供应短缺的新闻:“去年台风‘南玛都’过境,我们的社区应急物资只能靠外部输送,要是早有这样的菜田,居民就能自己‘救命’了。”
在实操演示环节,志愿者按照《田园应急操作手册》,用捣烂的马齿苋为模拟擦伤的居民处理伤口,全程不到8分钟。
佐藤拿着手册复印件,反复确认植物筛选标准:“东京夏季多雨、冬季寒冷,你们推荐的8种核心植物里,哪些能适配我们的气候?”
老陈立刻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适配方案,指着艾草和蒲公英的照片:“这两种耐寒性强,再搭配你们本地耐涝的蕺菜,就能形成适合东京的应急植物组合。”
没过多久,德国柏林代表团的考察更聚焦“科技融合”
。
当看到无人机按照标准流程,将采摘好的应急植物精准投送到社区服务站时,柏林应急管理官员汉森忍不住点赞:“我们有先进的智能设备,但没想到能和田园结合得这么紧密。
你们的‘45-6o湿度阈值’标准,比我们之前的人工监测更高效。”
乐乐趁机提出合作:“我们可以共同开适配欧洲气候的智能种植模块,让标准更有全球适用性。”
最让人意外的是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代表团。
他们带来了当地贫民窟的照片——干旱季节,居民连饮用水都紧缺,更别说种植植物。
“如果能在贫民窟推广简单的应急菜田,不仅能应对突灾害,还能解决日常蔬菜短缺问题。”
代表团成员露西娅的语气里满是急切。
乐乐和团队当即调整方案,去掉复杂的智能设备,设计出“泡沫箱种植+雨水收集”
的简易模式,还把植物处理流程翻译成葡萄牙语,印成图文并茂的小册子:“这样不用复杂设备,居民在家就能种,应急时也能快用。”
全球城市应急论坛上,乐乐的分享引了热烈反响。
当她展示乌鲁木齐雪地里的艾草田、深圳社区5分钟处理擦伤的案例时,台下不断响起掌声。
论坛结束后,有12个国家的城市代表当场签署合作意向,希望引进“都市田园应急模式”
。
联合国粮农组织还特别邀请联盟参与制定《全球城市社区应急植物应用指南》,让“中国标准”
成为全球参考。
这天,乐乐收到了露西娅来的视频。
视频里,里约的贫民窟屋顶上,一排排泡沫箱整齐摆放,里面种着马齿苋和本地蔬菜,孩子们正跟着志愿者学习识别应急植物。
露西娅在语音里笑着说:“按照你们的方法,我们的‘屋顶菜田’已经救了急——上周暴雨导致道路堵塞,居民就用菜田里的植物处理了小伤口,太感谢你们了!”
乐乐把视频投影在联盟活动室的墙上,老陈、老张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