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菜棚下的约定与新苗(1 / 1)

加入书签

清晨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社区小院的菜棚上,将昨夜暴雨留下的水珠折射成细碎的光。

小安刚把湿透的雨衣晾在竹竿上,就见李大爷端着两碗热气腾腾的玉米粥走过来,粥碗边还摆着两个刚蒸好的红薯。

“快趁热吃,折腾了一晚上,身子骨得补补。”

李大爷把粥碗递过去,目光落在菜地里,“今早我去看了,薄荷和紫苏虽然摘了不少,好在根没伤着,过阵子又能冒新芽。”

小安接过粥碗,刚喝了一口,手机就响了——是苏晴来的视频通话。

镜头里,王婶抱着气色好转的孩子,身后站着村里的老支书和几个后生。

“小安,娃醒了!

医生说再观察两天就能出院,真是太谢谢你们了!”

王婶说着,把孩子往镜头前凑了凑,小家伙眨着大眼睛,手里还攥着一片没蔫的紫苏叶。

老支书接过手机,声音带着笑意:“我们今早开了个会,想着跟你们商量个事。

村里闲置的那片坡地,我们想种上薄荷、紫苏和养心菜,你们城里人种菜有经验,能不能多来给我们指导指导?”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等菜长好了,咱们一半留着自己用,一半给社区的老人送过来,就当是给孩子们的‘救命菜’报恩了!”

小安转头看向李大爷和围过来的志愿者,大家眼里都闪着光。

“这主意好!”

张医生正好走过来,听到这话接了话茬,“我可以整理份药材种植手册,标注清楚采收时间和用法,咱们城乡联手,把这些‘救命菜’种得更旺!”

挂了电话,小院里顿时热闹起来。

志愿者们围着菜棚商量规划,有的说要把菜种分给村里,有的说要设计种植日历,还有人提议搞个“城乡种菜交流群”

,随时分享种植技巧。

老吴拍了拍胸脯:“以后村里需要运菜苗、送工具,尽管喊我,我这货车随叫随到!”

午后,小安和李大爷带着精心挑选的菜种,坐上老吴的货车往村里赶。

车刚到村口,就见村民们扛着锄头、提着水桶等在路边,坡地上已经翻好了土,垄沟分得整整齐齐。

“你们来得正好!”

苏晴递过来两副手套,“咱们现在就种,争取赶在雨季结束前让菜苗扎下根!”

大家分散在坡地上,小安教村民们分辨薄荷和紫苏的幼苗,李大爷示范着如何间距播种,张医生则在一旁记录种植要点。

村里的孩子们也凑过来帮忙,小手小心翼翼地把菜种撒进土里,再盖上一层薄土,动作认真又专注。

夕阳西下时,最后一把菜种也播完了。

村民们拉着小安他们坐在田埂上,递来自家种的西瓜和花生。

老支书看着绿油油的菜畦,感慨道:“以前总觉得城乡隔着远,现在种上这些菜,倒像是把咱们的心连在一块田埂上了。”

小安望着天边的晚霞,又想起昨夜暴雨里的“救命菜”

接力。

原来“都市归田园”

从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帮扶,而是像菜苗与泥土一样,彼此滋养,相互守护。

当城里的种植经验遇上乡村的土地,当应急的“救命菜”

变成日常的守护,这片跨越城乡的田地上,生长的不仅是蓬勃的蔬菜,更是人与人之间最质朴的信任与羁绊,让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能在烟火气里,握住那份稳稳的安心。

回去的路上,货车里飘着淡淡的菜种清香。

小安看着窗外掠过的田野,忽然期待起下次来村里——那时坡地上的菜苗该冒出新芽,而城乡之间的守护约定,也会像这些新苗一样,在阳光雨露里,长得愈繁茂。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