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阳台菜架下的团圆(1 / 2)

加入书签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落在阳台的西红柿秧上,小安就听见楼下传来清脆的笑声——是孩子和瘦小男孩的声音。

她快步走到窗边,只见孩子牵着妈妈的手,背着小书包,手里紧紧攥着那幅画,瘦小男孩蹦蹦跳跳地陪在旁边,手里举着那个彩纸折的摘果篮。

“姐姐!”

孩子仰头看见小安,声音里满是欢喜。

小安赶紧下楼,刚走到楼道口,孩子就跑过来,小心地碰了碰她的衣角,像是怕自己太用力:“我来摘西红柿啦!”

他的脸上泛着健康的粉色,眼里的光比晨光还亮。

一行人刚走进阳台,孩子就被那颗红透的西红柿吸引住了。

他慢慢走到菜盆旁,踮起脚尖,伸手轻轻碰了碰果实,又回头看向小安:“姐姐,我能摘它吗?”

小安点头,递过瘦小男孩折的纸篮。

孩子小心翼翼地握住西红柿,轻轻一拧,“啪”

的一声,果实稳稳落在手心——果皮温热,带着阳光和菜香的味道。

“好红呀!”

瘦小男孩凑过来,指着西红柿上的光粒,“像画里的太阳!”

孩子笑着把西红柿放进纸篮,又看向黄豆芽盆——陶土盆里的藤蔓已爬得老高,黄色的小花还开着,根须顺着盆底的小孔,悄悄往阳台的土壤里扎。

“这豆芽长得真快!”

孩子蹲下身,指尖轻轻碰了碰花瓣,“在医院的时候,它还只有芽尖呢。”

话音刚落,花瓣里飘出细碎的光粒,落在孩子手背上,又顺着指尖钻进土壤,菜盆里的青菜叶瞬间舒展了些,泛着更亮的绿光。

这时,敲门声响起,是豆腐老伯和张阿姨。

老伯手里提着保温桶,里面装着刚煮好的豆浆:“豆浆西红柿汤来啦!”

张阿姨则端着个瓷盘,里面是金黄的韭菜炒鸡蛋:“刚炒的,热乎着呢!”

加班姑娘也抱着诗集赶来,手里还拿着支用彩纸做的西红柿花:“给孩子的,和阳台的西红柿配成对!”

阳台一下子热闹起来。

豆腐老伯把豆浆倒进小锅,放进切好的西红柿块,汤锅里很快飘出清甜的香气;张阿姨把韭菜炒鸡蛋摆在小桌上,和西红柿一起,组成了满满的一桌“田园菜”

;加班姑娘翻开诗集,念起那《红果约定》,诗句里的光粒随着声音飘出来,落在每个人身上,也落在菜盆里的菜苗上。

孩子坐在小凳上,手里捧着那碗豆浆西红柿汤,小口小口地喝着。

汤的清甜混着豆浆的醇香,在舌尖散开,他抬起头,眼里闪着泪光:“这是我喝过最好喝的汤。”

孩子妈妈看着他,悄悄抹了抹眼角,对小安说:“真没想到,阳台的菜不仅救了孩子的命,还让咱们街坊凑得这么近。”

小安望着眼前的景象——孩子捧着汤碗的笑脸,瘦小男孩蹲在菜盆旁观察豆芽的认真模样,豆腐老伯搅动汤锅的背影,张阿姨给大家夹菜的动作,加班姑娘念诗的声音,还有菜架上挂着的西红柿、开花的黄豆芽、舒展的青菜叶,忽然明白:这都市里的小小田园,早已不是简单的“种菜”

,而是把“救命”

的希望,变成了街坊间的团圆与温暖。

午后,孩子拿出那幅画,贴在阳台的墙上。

画里的菜架与真实的菜架重叠,画中的小人仿佛活了过来,和现实里的人们一起,在菜架下欢笑、喝汤、念诗。

瘦小男孩拿出彩笔,在画的空白处添上了红透的西红柿和开花的黄豆芽,还有一碗冒着热气的豆浆。

“以后,咱们每个周末都来阳台种菜好不好?”

孩子望着大家,眼里满是期待。

豆腐老伯笑着点头:“我教你们磨豆浆、豆芽!”

张阿姨也说:“我教你们种韭菜、栽青菜!”

加班姑娘合上诗集:“我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