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六章 来会(2 / 3)

加入书签

了城池,包括大南门瓮城都已经被杨振麾下的重炮营所摧毁。

盛京城守不住几成定局,不过是早晚而已。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只是盛京权贵和八旗子弟们人心惶惶,八旗汉军下面更是人心混乱,原本让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邓常春,突然间又成了许多旗下汉军将领暗自念叨的对象。

这一回,可不光是以前就有反正之心的八旗汉军将领主动联系邓常春了,甚至许多老奴在世时就效力后金的“旧汉军”头子们也托人传递书信到邓常春府上,攀拉关系,为自己家族预留后路了。

其中,不乏一些身居高位的八旗汉军将领,明里暗里表露出他们已经知道邓常春是被杨振放归的金海镇内应,之所以没去告发他,就是为了通过他与杨振联络云云。

至于之前一直与居家待罪的邓常春保持着联系的那两个人,也先后派心腹下人转送口信,希望尽快与邓常春见一面。

一贯小心翼翼的邓常春,亲自参与了苏克萨哈与杨振的会面,知道多尔衮要撤,眼见盛京城中已然陷入混乱,也认为时机已到。

不过为了安全考虑,他还是选择了他知道一些根底并且在他回到盛京后不久就与他联络的那两个人。

事实上,这几个月来,一直以各种途径保持秘密联络的三个人,还没有一起完全聚到一起商议过到底怎么办呢。

于是邓常春果断力邀他们两人来会。

“孟兄,咱们终于见面了!”

“惭愧,还望邓兄海涵!”

“孟固山,终于拿定主意了么?”

“什么固山不固山,刘兄弟何必笑话为兄?”

“哈哈哈!”

邓常春家宅倒座房正中的一间内,三人终于聚齐。

最晚到来的那位一露面,邓常春和早到一步姓刘的镶黄旗汉军甲喇章京,齐齐站起来迎接,同时彼此寒暄了起来。

有的时候,世事就是这么奇妙。

尽管杨振并没有在邓常春的面前,说起祖泽润曾经写给的那个名单,更没提及过让他留心联络哪些人,但是当清虏日薄西山,大潮退下,一些拥有别样心思的人,还是自己浮出了水面。

没错,被邓常春称呼为“孟兄”的人,正是祖泽润名单里的孟乔芳。

而被孟乔芳称呼为“刘兄弟”的人,则是祖泽润名单里的刘良臣。

当初,祖泽润告诉杨振,排除祖家自己那一系出身的八旗汉军将领之外,在其他八旗汉军将领里,孟、刘、邓三人最有可能会在形势出现重大变化之际反正,如今果不其然。

不得不说,还是汉奸最了解汉奸。

“听说你昨夜跟着出了城,见到了金海伯杨都督?”

“正是。”

孟乔芳虽是永平府武将出身,但却一身文人气息,身材高大,仪态儒雅,唯有脑后的金钱鼠尾破坏了他的一副好相貌。

面对现在地位远低于他的邓常春、刘良臣,孟乔芳略显得有些尴尬和拘谨,看清室内只有刘、邓二人后,忙问起了他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杨文魁可在金海伯军中,邓兄可曾见到?”

“杨文魁?”

邓常春没料到孟乔芳别的不问,竟然先问起了在辽阳内反正,投诚杨振的前正白旗汉军梅勒章京杨文魁。

邓常春当然知道杨文魁,也知道杨文魁跟孟乔芳关系不错,甚至知道他们都是在永平府被俘后剃发易服跟着第一次打进关内的清军东归的。

事实上,邓常春之所以在之前的彼此私信联络之中断定孟乔芳也有反正之心,而并非多尔衮或者八旗上层针对他搞的钓鱼执法,很大部分原因就在于此。

杨文魁反正有功,在杨振军中仍得重用,这是在英亲王阿济格递交到盛京的悔过书里提到过的。

阿济格在其悔过书中为了将自己从辽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