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二章 上吊(2 / 3)
队出城东奔,于是迅回报消息,祖克勇随即下令麾下各部人马前往追击。
不过在临行之际,祖克勇却大胆留下了尚未得到其信任的南褚率领新设的察哈尔营一批降兵,叫他们留守后方营地。
事实上,祖克勇带走了他们的马匹,就算察哈尔营里有人想趁机逃跑,也根本逃不了多远,何况往北,往东都是太子河,河上有金海南路水师团营的船队。
得知祖克勇他们已经出兵尾随追去,杨振暂时也放下了心,只能计划着尽快收尾,先占领辽阳全城再说。
这个时候,已经收降了南褚、杨文魁、全节、线国安、孙大堂等人的杨振,先想到的还是招降。
而当初选择招抚并善待这个叶赫那拉南褚的好处,再次显现了出来。
在听说辽阳驻防八旗昂邦章京准塔已经死了之后,南褚主动请缨,要去劝降萨穆什喀手下的两个满蒙大员。
一个是驻防八旗满洲梅勒章京、家族出身叶赫的白尔赫图。
另一个是驻防八旗蒙古梅勒章京、家族出身科尔沁的毕力克图,
若是搁在前几年,就算有南褚这样的人的帮助,杨振也不会轻易去尝试招降这种满蒙大员。
因为,这些人虽然远说不上是什么爱新觉罗家族的死忠,可是在大清国风头正盛的时候,他们绝不会轻易背叛。
崇拜强者,追随强者,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生存本能。
但是现在,世易时移,形势变了,“大清国”
的衰势,连杨文魁、全节这样身处外围的人都看出来了,至于更加接近大清国上层的白尔赫图、毕力克图,会看不出来吗?
杨振认为他们并不傻,尤其是出身东蒙科尔沁草原的毕力克图,一个蒙古出身的梅勒章京,连个正经的满八旗都不是,怎么可能会宁死不屈?
至于白尔赫图,其家族出身叶赫部,眼下连叶赫末代贝勒金台石的嫡脉长子长孙叶赫那拉南褚都归顺杨振这边了,他就更不用纠结了。
事实正如杨振之预料。
崇祯十六年三月十八日上午巳时三刻,试图从辽阳城东门突围的萨穆什喀等人,再一次被来自太子河上的船队用密集的重炮打回城内。
部署在太子河上的船队,之前因为没有料到三月十八日清晨会有大批骑兵从东门突围而出,所以一时有点乱了阵脚,导致重炮轰击的密度不够,使得阿济格率领的大队人马护着大批银车逃了出去。
事后,有点懊恼的严省三,也算吃一堑长一智。
一方面,立刻分出一支以中小型战船为主的船队逆流而上,防止阿济格的大队人马绕道上游渡河。
另一方面,及时调动船队,调整部署,以瀛洲号、乐浪号等三艘巨型夹板船为主,对辽阳城东门实施了严密封锁,阻止城内清虏兵马再次大批外逃。
于是,萨穆什喀就倒了霉。
早在得知准塔身亡,孔有德也被部下裹挟着投降之后,老于战阵的萨穆什喀,就知道辽阳城大势已去了。
面对已经崩坏的局面,他自然不会选择坐以待毙,更不会选择束手就擒,跟危急关头的阿济格、孔有德一样,他也选择突围。
至于突围的方向,当然是看起来没什么明军围堵的东门。
然而下定决心从东门突围的萨穆什喀,恰好遇上了刚刚调整好部署、抵达预定位置的船队炮火主力。
密集的炮火覆盖之下,试图奔逃出城的萨穆什喀两次试图出城,都被炸弹狼狈退回。
最后,只能登上东门城头,亲自指挥手下还能掌握的满蒙牛录,艰难地调整城头的重炮射角,试图先打退船队。
不过令他绝望的是,正当他完成了城上重炮的调整,跟远处的太子河上金海镇水师打得有来有回的时候,一个爆炸性的消息送到了他的面前。
辽阳驻防八旗的另外两个梅勒章京——毕力克图、白尔赫图,竟然也跟那个汉军梅勒章京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