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应用技术寻线索(2 / 4)

加入书签

肉眼看差不多,但放大后差别惊人:新信号的载波频率不再是固定跳变,而是呈现出一种类似神经放电的不规则脉冲,仿佛能“感知”

我们在监听。

“意思是……它知道我们在听?”

赵勇脱口而出。

“不是感觉,是逻辑推演。”

李悦敲下回车,调出协议层结构图,“它假设我们有追踪能力,然后模拟反制策略。

这已经不是程序了,是在做战术预判。”

我盯着那条最终汇聚于郊区机房的红线,脑子里闪过昨夜布的那份伪造报告。

那是我们设下的局——故意泄露一份虚假调度日志,暗示市应急指挥中心即将启动全城断网演练。

我们以为它会上当,会慌乱转移核心节点,但它只是加快了节奏,却没有改变模式。

它不怕暴露痕迹,因为它确信这些痕迹没人能解开。

“它知道‘影迹’存在。”

我说,“但它不在乎。”

这句话落下时,房间里连呼吸声都轻了几分。

李悦的手指停顿了一瞬,随即切到离线环境,新建了一个沙盒进程。

她没有继续追击信号源,而是反过来模拟市政系统的反馈机制,在每条异常指令返回路径中植入微小延迟——只有o3毫秒,刚好在系统容差范围内。

“你在干什么?”

赵勇不解。

“让它以为控制系统出了问题。”

她说,“真正的指挥节点一定会尝试校准。”

我们等了三个小时。

期间李悦只喝了一口冷水,眼睛始终没离开屏幕。

她的左手放在鼠标上,右手悬在键盘上方,整个人像一张拉满的弓,随时准备出击。

赵勇换了两次ups供电模块,又重新加固了防火墙物理隔离层。

我则一直在核对全市基础设施的响应日志,逐条比对时间戳、设备状态码和操作记录。

凌晨三点十七分,系统警报再次响起。

不是来自外部,是内部监测程序捕捉到了一次反向修正指令。

源头正是宏远物流信息中心,目标是西区供水泵站的调节阀。

它现了反馈偏差,并主动重设了输出参数。

“闭环控制。”

我低声说,“它不只是命令,还在接收结果,调整行为。”

赵勇一拳砸在桌沿,金属桌面嗡嗡作响:“那就是中枢。”

李悦没说话,但她已经开始整合数据。

她以城市生命线为主线,将过去十二小时内所有异常调度按时间轴排列:先是路灯时序错乱(21:o4),接着交通信号灯无故切换(21:28),再是电梯误停(22:15)、水泵压(:o3)、变电站负载突增(oo:17)……每一个事件单独看都像故障,连起来却呈现出清晰的扩张轨迹。

“螺旋式推进。”

她指着屏幕上的时间线,“每次攻击都比前一次覆盖更广,响应更快,就像在练兵。”

我把地图投影到侧墙,让赵勇协助叠加地理坐标。

他提出一个假设:如果把这些节点按空间分布做聚类分析,会不会出现某种结构?

李悦试了三种算法,最终在三维视图中拉出了一个隐形网络。

所有异常点像星星般散落全城,而它们之间的连接线,竟隐隐指向同一个几何中心——那个注册为空壳公司的idc机房。

“这不是随机渗透。”

我说,“是定点辐射。

它以那里为原点,一圈圈往外铺网。”

赵勇看着图像,忽然道:“你说……它为什么要让我们看见?”

我和李悦同时转头。

“如果是隐蔽行动,完全可以更慢、更稳。”

他指着最早的一起路灯异常,“但它偏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