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技术难题需攻克(2 / 4)

加入书签

影加上空气折射控制,能在现实中制造虚假遮挡区,骗过肉眼和摄像头。

这不是电影特效,而是最近悄悄兴起的“大气调制技术”

,通过局部加热空气改变光线路径,实现动态隐形。

我们曾在南湖公园的路灯顶端捕捉到一次短暂蓝光闪烁,正是系统启动时的能量余波。

第三条标注“信号伪造”

:dsss扩频调制、动态跳频、量子噪声混淆……现有解码器根本跟不上节奏。

这意味着敌人不仅能隐藏目标,还能篡改信息系统里的事件本身——让你看到的“真相”

其实是假的。

“我们现在面对的不是藏人。”

我说,“是藏‘生过的事’。

他们不让系统看见,也不让我们看见。”

赵勇点点头:“所以不能靠眼睛,也不能靠常规设备。

得换个思路。”

话音落下,屋里安静了几秒。

只有服务器风扇出低沉的嗡嗡声,像是某种隐藏生命的呼吸。

李悦突然开口:“我已经试了三种反制程序,全都失败了。

解码延迟平均四十七秒,等我们还原信号,人早就转移了。”

她调出一组对比图。

左边是正常监控画面,右边是干扰后的同一场景。

表面看差不多,但在逐帧分析下,背景中一棵树的轮廓在中断瞬间生了细微偏移——像是被谁轻轻推了一下。

“这不是简单的卡顿。”

她说,“他们在用算法重构影像。

哪怕只持续半秒,也能把真实动作覆盖掉。

比如一个人被抓走,下一帧就变成他还蹲在原地。”

我盯着那棵树的边缘,脑海里浮现出南湖公园路灯闪过的蓝光。

那时我用了能力,才勉强察觉异常。

但现在不行,现场太复杂,贸然使用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

所谓“能力”

,不是能力,而是我在特殊训练中练出来的一种高度专注状态——通过调节脑波进入接近直觉预判的感知模式。

在这种状态下,我能以毫秒级精度分辨图像序列中的逻辑断裂点。

但它消耗极大,还容易被反侦察技术捕捉生物信号。

“你能不能绕开他们的加密?”

我问。

“很难。”

她摇头,“协议结构变了。

以前是明文加固定密钥,现在每层都嵌套伪装头文件,像洋葱一样。

我刚拆第一层,系统就自动终止进程,还触了本地警报。”

“说明他们在防逆向。”

赵勇皱眉,“连拆包都会被现?”

“不只是现。”

李悦敲了敲键盘,“他们会知道是谁在拆,从哪个终端起的请求。

如果我们继续强行破解,可能会暴露整个内网ip段。”

办公室一下子安静下来。

我知道她在担心什么。

一旦警局的技术平台被标记,后续所有行动都会被预判。

对方不是普通黑客,而是熟悉市政系统架构的人,甚至可能亲自参与过这些项目的建设。

恒安智联这个名字,三个月前就出现在调查报告里——他们是全市七个片区监控升级工程的承建商,掌握着绝大多数前端设备的底层权限。

我转身面向白板,重新写下三句话:

必须看得穿屏蔽。

必须分得清虚实。

必须跟得住移动。

“这是我们接下来的目标。”

我说,“不求马上破案,但要把工具造出来。

没有合适的枪,就别想着上战场。”

赵勇看了我一眼:“你是说,先停手?”

“不是停,是换方式。”

我走到李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