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后续调查引思考(3 / 4)
/p>
日常的喧嚣透过玻璃传进来,和屋内的沉重形成鲜明对比。
我走到白板前,拿起笔,画了一条向下的斜线。
在线底端写下三个字:-1。
“失业、流离、收容、诱骗、囚禁。”
我一边写一边说,“这不是一个人的命运,是五个受害者的共同路径。
第六个信息不全,但从脑波来看,也是长期营养不良、严重缺乏维生素的状态。”
赵勇盯着那条线看了很久,忽然问:“你是不是想查更多?”
“我想知道,全市还有多少这样的人。”
我说,“那些没名字、没地址、没人关心的流浪者,会不会已经有下一个被盯上了?他们可能正睡在桥洞下,蹲在便利店门口啃冷馒头,而某双眼睛已经在暗处标记了他们。”
李悦抬头,眼神坚定:“我可以做个模型,用低保记录、救助站登记、医院急诊流浪病人台账做交叉分析,筛出高风险人群——连续三个月没领补助、无固定住所、多次露宿公园或车站的,列为一级预警对象。”
“不只是筛。”
我补充道,“我们要建预警机制。
一旦现符合高危特征的人,就自动推送给辖区派出所核实,安排临时安置,必要时启动心理干预。”
赵勇皱眉:“可这不是刑警队的事。
咱们管破案,不管安置。”
“但如果不管,他们就会变成下一个实验品。”
我指着白板,“我们抓了周雄,毁了据点,可只要还有人在黑暗里爬行,这种事就不会停。
犯罪不会停止,只会换目标。”
李悦轻声说:“昨天夜里,我翻了一遍所有受害者的脑波日志。
他们在昏迷期间,大脑反复播放同一段记忆——不是痛苦的画面,不是刑具,也不是恐惧的表情。
是家人的脸,是吃饭的桌子,是小时候上学的路。
他们在梦里拼命抓住这些,好像只要记得,就不算彻底没了。”
她顿了顿,声音有点抖:“他们不是不想活,是没人告诉他们还能活。”
会议室安静下来。
墙上的钟指向七点十八分,秒针滴答作响,像在数着时间的重量。
我拿起笔,在白板空白处郑重写下一句话:“不是他们选择了犯罪,是系统遗忘了他们。”
赵勇沉默片刻,掏出手机拨了个号:“我联系老城区片警,让他们调最近半年辖区内露宿人员登记表。
另外,我去趟民政局,看看能不能拿到近三年救助名单。”
李悦也重新戴上耳机,开始编写数据比对程序。
她的屏幕分成三块,一边跑身份匹配算法,一边接入城市监控网,第三块正在生成一份公开寻亲公告的模板。
“我把六个人的照片脱敏处理后出去。”
她说,“面部细节模糊化,保留基本轮廓和衣着特征,配上简短描述。
也许有人在找他们。”
我没反对。
有时候一张脸,就能唤醒一段被埋葬的关系。
一个母亲看到相似的身影,会想起多年未归的儿子;一个妹妹认出哥哥常穿的夹克,便会报警追问下落。
希望不在宏大叙事里,而在某个深夜刷手机的瞬间。
八点整,第一批数据结果出来了。
除了-1,另一名受害者l-9曾在城东精神病院短暂登记过,身份证明是伪造的,监护人栏填的是空号。
入院记录显示,他自称“头痛、记忆混乱”
,但拒绝治疗,三天后自行离开。
“又是假信息。”
赵勇咬牙,“这些人连病都看不起,只能被塞进私人诊所,一步步骗进陷阱。
等他们神志不清了,就成了‘自愿参与者’。”
我盯着l-9的名字,忽然想起什么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