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擦肩而过萨非战火三(1 / 2)
教廷派出的三百人团队,人员构成堪称一盘错综复杂的棋局——
既有教皇身边贴身侍从般的直属亲信,带着梵蒂冈档案室的密令;
也有各大红衣主教悄悄安插的人手,眼神里藏着为自家派系打探消息的心思;
更混着二十多位来自耶稣总会的传教士,他们身着黑色教袍,胸前挂着十字架,手里捧着厚重的《圣经》,与教廷人员站在一起时,衣摆的刺绣纹样却隐隐透着不同。
相较于新教那些动辄以“教义革新”
为由、拒绝教廷权威的无理要求,身为旧教核心力量的耶稣总会,本就与教廷天然站在同一阵营,连祷告时画十字的手势都分毫不差,彼此间少了许多教义上的争执,多了几分心照不宣的默契。
在这支成分混杂的联合舰队里,教廷众人对各方势力的态度分得比水晶还清楚:
看不惯不列颠人动辄掏枪、用殖民地利益压人的蛮横无理,觉得他们满身铜臭;
也瞧不上高卢人开口闭口“法兰西荣耀”
、连喝汤都要讲究银勺材质的傲慢自负;
唯独与西班牙人相处融洽——
毕竟西班牙曾是旧教的“忠实守护者”
,当年为了对抗新教,还组建过“无敌舰队”
,双方聊起过往的宗教战争,总能找到共同话题。
正因如此,教廷众人几乎都扎在西班牙旗舰上,每日与西班牙贵族围坐在甲板的遮阳棚下,就着葡萄酒谈论神学与海外传教,笑声能飘到隔壁法兰西的军舰上。
舰上的酒会更是断断续续办了半个多月,水晶杯碰撞的清脆声响从日落到深夜从未停歇,显然没人有要停下的意思,仿佛这场远航不是去执行任务,而是一场海上的宗教社交盛宴。
耶稣总会此次派出的代表,分量远非普通传教士可比——
意大利区会长乔万尼·保罗·奥利瓦。
他是现任总会长文森佐·卡拉法亲自选定的接班人,光凭这层身份,就足以让舰队里的贵族们不敢轻视。
此次被派往东印度与南洋地区,他手里握着对各区域分会长的独立领导权:
既有权任免当地的传教士,也能直接调配传教所需的物资,甚至可以绕过教廷,直接向耶稣总会汇报工作。
他的一举一动都关乎耶稣总会在海外的传教布局,比如在哪座岛屿建立教堂、优先向哪个部落传播教义,都由他说了算,绝对是团队里手握实权的重量级人物。
而教廷这边的领头者,是枢机司铎皮耶路易吉·卡维塔。
要知道,教廷枢机团可不是普通的宗教团体,而是教宗之下的核心决策机构——
教宗换届选举时,只有枢机团成员有投票权;
教廷要不要支持某个国家的宗教政策、如何应对新教的扩张,这些核心议题都要经过枢机团讨论;
甚至全球各地教区主教的任免与考核,从罗马周边的教区到遥远的美洲教区,最终决定权都握在他们手里。
皮耶路易吉能代表枢机团前来,还带着三位助理神父与两箱教廷密函,足见教廷对此次东印度之行的重视,也暗示着这场“传教”
背后,藏着教廷更深层的政治考量。
在教廷看来,此次东印度的事端本不算严重——
无非是应对当地未知生物与传教事务,派几名普通神父足矣。
之所以要让皮耶路易吉·卡维塔这样手握实权的枢机司铎亲自坐镇,背后藏着一场远比海外传教更激烈的权力博弈。
这场博弈的核心,全绕着高卢教区司铎朱利奥·马萨林打转:
他靠着路易十三世的绝对青睐,从一名普通神职人员一路攀升,最终坐上法兰西席大臣的高位。
在任期间,他不仅平稳主导了高卢从路易十三世到路易十四世的政权交替,平叛了“投石党运动”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