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阵法简述实阵演练二(1 / 2)

加入书签

其实玄空派并非蒋氏父子凭空开创,它的根子能扎到上古——

尤其与《连山易》里“以数定象”

的数理体系牵扯极深,比如用数字对应方位、用卦象推演气场,都是从《连山易》里脱胎来的。

只可惜古宗的核心始终是“辨山川、察形势”

,觉得“气”

藏在山水里,而非数字里;

玄空派虽承了《连山易》的古意,却因重“理气推演”

轻“峦头观察”

,最终还是被归到了今宗麾下,成了“学院派”

里的新势力。

不过朱有建对蒋氏父子这套融了《皇极经世》的新理论格外感兴趣,觉得它能把“风水”

从“凭经验”

变成“可测算”

也正因如此,才特意定下让他们父子继续留在山东,负责功勋台的范围勘测与气场校准,想看看这新派理论到底能挖出什么门道,能不能为皇家基建找出条更精准的路子。

如今五大宗师都已是花甲之年,鬓角的华里藏着半辈子踏遍山川的勘验经验,指节上还留着常年握罗盘磨出的厚茧。

他们围着贺兰山传回的电报内容,凑在灯下反复琢磨,时而指着文字里的“悬浮岛屿”

“移行空间”

低声议论,时而拿笔在纸上画着方位草图推演,最后杨邦庆放下电报,捻着胡须笃定地说:

“陛下,那边的诡异景象定是风水阵势无疑!”

其他几位宗师也跟着点头,只是补充道:

“至于是不是奇门遁甲布下的换位局,光看文字描述没法确定——

阵势里的‘气脉走向’‘方位生克’得亲眼看、亲手测,必须到现场勘测定穴,才能下准结论。”

朱有建听得兴起,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着,忍不住追问:

“照这么说,这世上真有能改变空间、影响现实的阵法?

那战场上将军们排的军阵,会不会也能聚出什么军魂意志,真能‘以一当十’?”

这话一出,杨邦庆赶紧起身,微微躬身给皇帝科普,语气恭敬又条理清晰:

“陛下,军阵与地理阵势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军阵是让军士按照兵法里的‘方、圆、曲、直’移动排阵,虽说也叫‘阵’,却和真正的风水阵势差得远——

它是从春秋时‘将对将、兵对兵’的死战模式演化来的,后来受‘田忌赛马’‘以弱胜强’的启,才多了些战场上的随机应变,比如用精兵绕后、用弱兵诱敌。

说到底,军阵斗的不是地势,是人心,是排兵布阵的谋略,靠的是将士之间的配合与主帅的临场调度,赢在‘人’而非‘术’。”

他顿了顿,又伸手虚指了一下窗外的星空,补充道:

“可风水阵势不一样,它不受人心谋略影响,核心是‘术数推演’与‘天地之气’的呼应,斗的是天地间的术法。

就像诸葛武侯传下来的八阵图,其实分两种:

一种是借江边的山川地势,用石头垒出的地理阵,能引江水之气困住敌军,让敌人在阵里辨不清方向,这才是真阵势;

另一种才是用于行伍的军阵,教士兵们如何列队、如何攻防,两者看似同名,实则一个借‘天力’,一个靠‘人力’,天差地别。”

军阵的精髓,全在“四正四奇八行”

的排布里。

大将坐镇中军帐,手里那杆镶着兽纹的令旗便是整个阵的“眼”

——

眼瞅着敌军骑兵往左翼冲,或是步兵结阵攻中路,若需变阵,便挥旗“出四奇”

四支正兵列阵在前硬扛,四支奇兵从侧后包抄,前队遇袭则后队立刻顶上去补位,左翼受冲则右翼骑兵马上驰援,从头到尾环环相扣,硬是能做到“敌冲其中、两头皆救”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