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旧案重提,灭明计划(五)(1 / 2)

加入书签

更何况,当年仅1.2万西班牙军便敢图谋偌大的明国,如今联军兵力是那时的三倍有余,火器装备更是迭代升级,拿下明国理应是手到擒来、更加轻松。

基于桑切斯的原始框架,各国立刻抽调军事参谋,投入到作战计划的细化研究中,议事厅内的烛火彻夜未熄。

教廷枢机司铎皮耶路易吉·卡维塔率先拍案提出主张,语气中满是不容置疑的自信:

“舰队应舍弃迂回,直接驶入北大明海域,从天津大沽口强行登岸!

以我联军的火器优势,一路势如破竹攻进中枢,一举捉拿明国皇帝!

只要皇帝俯首投降,整个明国还不是任我们摆布?”

然而,他的提议刚一出口,便遭到各国指挥官的一致摇头否决。

这些身经百战的将领远比教廷官员有着更清醒的战场判断:

如今南明已有藩王自立,分裂政权,可北方明国皇帝却始终按兵不动,连派兵平叛的勇气都没有,足见其麾下军队战力孱弱到了极点。

艾儒略传回的情报更是直接佐证了这一点——

南明北方三镇守军仅有两万四千兵力,且士兵疏于操练、装备陈旧,战斗力平平;

此前北方爆发农奴暴乱,据说叛军不过是五万缺乏训练的乌合之众,可这些军镇竟连北上勤王的勇气都没有,龟缩在驻地不敢动弹,显然他们连这样的杂牌军都不敢抗衡。

指挥官们并未完全忽视潜在威胁:

地方卫所兵、守备军虽战力羸弱如散沙,但架不住数量众多,难保不会在绝境中抱团反抗,徒增征伐成本。

因此众人迅速达成共识,一致决定仍遵循桑切斯计划的核心步骤——

先集中七国联军的优势兵力,雷霆拿下广东与福建两省,彻底肃清沿海的地方抵抗力量,拔除南明所有沿海据点与防御工事,将两地打造成稳固的前进基地与补给枢纽,待根基扎稳后再挥师北上,逐步蚕食整个明国。

只要解决了这些分散的地方部队,失去武装支撑的明国便再无像样的反抗之力,后续的殖民征服自然水到渠成。

就在议事厅陷入短暂的沉寂,众人都在琢磨具体的登陆部署时,荷兰指挥官让·比尔忽然开口,嘴角勾起一抹算计的笑意,抛出一个更显省力的提议:

“诸位,南明境内不少大商人,本就是我们东印度公司的长期合作对象,彼此知根知底。

明国人素来爱内斗,热衷于争权夺利,我们何必要亲自动手流血牺牲?

不如给这些商人提供充足的武器弹药与资金支持,挑动他们各自拉拢势力、自相残杀,我们则坐镇后方静观其变,坐收渔翁之利,待他们两败俱伤时再顺势接管,岂不是更省力高效?”

他的话音刚落,远东观察员阿雷斯·安多·瓦里纳诺便立刻表示赞同,连连点头附和,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让·比尔阁下说得极是!

‘明国人治明国人’才是上上之策!

这些商人为了利益,连母国都能毫不犹豫地出卖,常年与倭岛海寇勾结,劫掠沿海百姓,早已无半分家国之心。

如今有欧洲人给他们更大的好处、更硬的靠山,他们定会像疯狗一样为我们卖命,拼得你死我活,根本无需我们费一兵一卒便能瓦解南明的内部力量。”

谈及海军部署,众人的话题不约而同转向南明的福建总兵郑氏家族——

这是整场攻明计划中,唯一让他们稍感头疼的存在。

十四年前,荷兰商船的护卫舰编队(一主二僚三艘主力舰)曾与郑氏舰队在台海爆发正面海战。

彼时郑氏虽海船数量众多,密密麻麻铺满海面,但若论真正能投入核心战斗的,不过五十艘装配小口径火炮的近海战船,实际战力有限。

荷兰舰队的两艘副舰虽在混战中被火船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