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4章 旧陶存种与雪夜护圃(1 / 2)

加入书签

霜降后的晨雾裹着寒气,苏清寒掀开储物间的旧布帘,一眼就看到木架上的旧陶盒——青陶表面凝着细密的水珠,盒盖内侧的“桑种阴干,隔种防粘”

批注被水汽洇得有些模糊。

她赶紧取出陶盒,现底层的桑种竟有几颗泛出霉斑,心下一紧:“阿禾,快把去年剩下的旧棉絮拿来!

桑种要重新晾晒了!”

阿禾抱着旧棉絮跑进来,絮上还沾着去年储种时的桑皮纸碎屑。

苏清寒将桑种薄薄地摊在棉絮上,特意避开直射的晨光——柳玄的《桑种典藏录》里夹着片干枯的桑叶,叶脉间写着“霜降晒种,避光透风,三日翻三”

她边翻种边对阿禾说:“桑种见光会提前芽,得用旧棉絮的绒毛护住胚芽。”

正说着,山下传来“咯吱咯吱”

的竹筐声,是酿桑葚酒的王伯,肩上扛着两坛新酒,手里拎着捆旧麻绳。

“苏仙长,去年用你们的小果酿的酒卖得好,今年多送两坛!”

王伯放下酒坛,看到棉絮上的桑种,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这是我家传的草木灰,拌在桑种里能防潮防虫!”

苏清寒接过草木灰,忽然想起储物间角落还有个旧竹筛——是柳玄用野山竹编的,筛底刻着“筛粗留细,种净芽壮”

她找出筛子,将桑种和草木灰混在一起筛了两遍,细小的杂质簌簌落下,留下颗粒饱满的种子。

阿禾看着筛子惊叹:“这筛子的网眼怎么刚好能漏杂质?”

苏清寒轻抚筛底的刻痕:“柳前辈当年筛了百次桑种,才定下这尺寸。”

傍晚时分,桑种重新装进陶盒,底层垫着王伯的草木灰,中层铺着旧棉絮,顶层盖着桑皮纸。

苏清寒刚要合上盒盖,林砚抱着柳玄的《桑圃月令》冲进来:“师姐快看!

‘霜降储种,以灰护之,以绳系盒,悬于梁上’!”

众人抬头望向房梁,那里还挂着几根褪色的麻绳,正是去年储种时系陶盒用的。

子夜时分,山风突然卷着雪花劈头盖脸砸下来。

苏清寒被冻醒,猛地想起桑种还在储物间!

她抓起件旧蓑衣冲进雪夜,阿禾抱着旧草帘紧随其后。

推开储物间的门,只见陶盒在窗台上微微颤,窗缝漏进的雪花已经在盒盖上积了层薄冰。

苏清寒赶紧用蓑衣裹住陶盒,阿禾则快手快脚地用草帘封住窗户缝隙。

两人刚松口气,听到后院传来“噼啪”

声——是桑枝被积雪压断的脆响。

苏清寒抄起旧竹竿冲出去,阿禾抱着刘婶送的草绳紧跟。

借着雪光,她们看到去年修过的桑枝上挂着厚厚的雪,有些枝桠已经弯到触地。

苏清寒用竹竿轻轻敲落积雪,阿禾则用草绳在枝桠基部绕圈加固。

“刘婶说绕绳要留缝隙,不然枝皮会闷坏。”

阿禾边绕边念叨,草绳在他手里像条灵活的白蛇,很快给十几根桑枝裹上了“护腰”

雪越下越大,苏清寒忽然想起柳玄的《桑枝蓄养录》里夹着张泛黄的雪夜护圃图,图上的桑枝正是用草绳绕着,旁边写着“雪夜护枝,借绳固桠,借火暖根”

她带着阿禾回到储物间,从角落搬出旧炭盆——盆沿刻着“霜降启盆,春分收炭”

,盆底还残留着去年的桑木炭灰。

点燃炭火后,储物间渐渐暖和起来,陶盒上的薄冰也开始融化。

天快亮时,王伯冒着雪送来热腾腾的红薯粥。

三人围坐在炭盆边,苏清寒摸着陶盒的青陶壁,感受着里面桑种的温度。

柳玄的旧工具在雪夜里织成了张保护网:旧陶盒防潮,旧棉絮避光,旧麻绳固盒,旧竹筛去杂,旧草帘挡风,旧炭盆驱寒。

而王伯的草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