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0章(1 / 2)
丝路-陆海共生网络刚运转半载,新的失衡就顺着灵脉传来:草原的青稞丰收时,南海却因台风推迟了海藻收割,“三色饲料”
断了供;西域沙棘叶刚采摘完毕,北方雪原就提前降雪,急需饲料却等不到运输——阿竹翻着跨域账本上的供需缺口,指着笔记里“天地节律”
的标注:“之前只想着跨域运货,却忘了草原的春、南海的夏、西域的秋、雪原的冬,各有各的节奏,得让生态链跟着天地节律走!”
两人立刻带着笔记赶往昆仑三才谷,刚到谷口,就见“三才契”
的光带随昼夜交替明暗变化。
守契的长老指着石缝里的花:“这花春生秋谢,从不错时辰,共生不是强拉硬凑,是让各地的种养、运输,都跟着日月轮转、四季更迭来。”
阿鹭突然翻到笔记里阿石当年的批注:“稻萍共生要等梅雨来,河湾水草要随潮汐长,天地早把节律刻在了万物里。”
他们当即联动各地传承者:草原牧民按笔记里的“节气种植图”
,在青稞收割后种耐寒的燕麦,填补冬春饲料缺口;南海渔民参考“台风预警节律”
,提前在竹编浮床种生海藻,台风过后能快补收;西域则根据“沙棘生长周期”
,分批次采摘,留下一半枝条过冬,既保供应又护林;雪原管护员则学三江源“粪火温床”
,提前储存饲料,应对早雪。
可协调节律时又遇难题:草原的燕麦要两个月成熟,雪原却等不及。
阿竹盯着笔记里“丝路星图”
的季节标注,突然提议:“让西域在沙棘采摘间隙种耐寒的韧草,先给雪原应急,等草原燕麦成熟再补运——就像候鸟跟着节气迁徙,资源也能跟着节律‘转场’!”
他们随即设计“节律共生账本”
:各地按节气上报供需,账本自动匹配“节律补位”
方案,草原燕麦补草原冬春、西域韧草补雪原早雪、南海生藻补台风缺口。
更巧的是,星陨族改良了灵晶监测仪,能实时捕捉日月轨迹、潮汐涨落,嵌在各地共生点后,手机就能查看“天地节律提醒”
:草原牧民收到“霜降前半月种燕麦”
的提示,南海渔民接到“台风前一周收海藻”
的预警。
阿鹭还在笔记里画了“节律共生图谱”
,用不同颜色的线标注四季供需:春绿是草原青稞,夏蓝是南海海藻,秋黄是西域沙棘,冬白是雪原燕麦,线随节气流转,供需始终平衡。
渐渐的,共生网络跟着天地节律转了起来:台风过后,南海的生藻刚好补上草原的饲料缺口;早雪来临时,西域的韧草及时运到雪原;来年春天,草原的燕麦成熟,又能支援西域的沙棘种植期。
最惊喜的是,阿竹的笔记里多了新现:“当草原种燕麦时,南海的海藻长势正好,天地早把供需节奏配好了,我们只是顺着走。”
这天清晨,各地传承者齐聚三才谷,按节律账本交换物资:草原的燕麦换南海的海藻,西域的沙棘换雪原的毛皮。
突然,“三才契”
的光带与灵脉网同步闪烁,与日出的霞光连成一片——青羽灵鸟衔着一枚带着晨露的草叶,落在图谱上,草叶上的露珠折射出四季流转的画面:春草原、夏南海、秋西域、冬雪原,资源顺着节律,在灵脉网上循环不息。
“这是天地在回应我们!”
长老望着光带感慨。
阿鹭摸着笔记里被晨露浸湿的节律图谱,突然明白:共生的终极,是人类放下改造的执念,跟着天地的节拍,让草原的风、南海的浪、西域的沙、雪原的雪,在灵脉网里同频共振。
离开时,两人把“节律共生图谱”
贴在共生学院的墙上,旁边写着:“共生不是织一张人为的网,是跟着天地的脉搏,让每一方水土、每一种生命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