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星温如常三百年之约的星河日常(1 / 2)

加入书签

光舟飘在一片“星温常态带”

时,林砚掌心的冰魄玉突然化作星尘——没有暖光,没有共振,就像融入空气般散进周围的星尘里,再也寻不到踪迹。

这片常态带里,星温没有具象的载体:星民煮星尘茶时,会顺手把水壶放在小锚点旁温着,水开的时间刚好比平时快两分;孩子在星草旁放风筝,风筝线缠着星草的瞬间,会裹上层淡温光,让风筝飞得更稳;路过的星舰不需要刻意借能,舰身掠过锚点光脉时,能源表会悄悄跳升1——全是习以为常的小事,像太阳东升西落般自然。

苏清寒弯腰捡起一缕冰魄玉化作的星尘,指尖刚触到,就传来段极轻的感应:“星温不用再靠玉记着,它在星尘里,在茶水里,在孩子的风筝线上——是‘如常’,不是‘特殊’。”

望向窗外,西湖主锚旁的梧桐铁盒换了新模样:不再是“传承信物盒”

,而是成了星民的“日常交换箱”

,里面放着有人多带的星尘糖、孩子换下的旧守星佩、星舰船员留的外星种子,旁边贴了张纸条:“拿了记得补,别让盒子空着——和家里的糖罐一样。”

林母的实验日志自动翻开,上次的《星温共生本能录》旁,多了本浅黄封皮的《星温如常手记》。

页没有引言,只有句简单的话:“今天用锚点温能热了牛奶,没觉得特别,就像用灶火一样——如常,就是最好的样子。”

里面的记录全是“不刻意的日常”

:有人写“星棉域的星果熟了,摘了些放在新锚点旁,路过的人会顺手拿一个,后来现,拿的人都会再放些别的——锚点成了‘共享果篮’”

;有人附了张孩子的作业纸:纸上画着锚点,旁边写着“我的好朋友锚点,每天陪我写作业,它的温气能让橡皮不冻硬”

,旁注“孩子没觉得锚点特殊,只当是身边的朋友”

;最末页是张购物清单,上面写着“给锚点旁的共享箱补星尘茶、给星草浇星尘水、帮邻居带块温能面包”

——锚点相关的事,混在买菜、洗衣的日常里,没半点区别。

“如常,才是星温最好的归宿。”

林砚摩挲着手记,作业纸上的锚点画突然泛出淡光,顺着书页漫到窗外的常态带,梧桐铁盒里的星尘糖瞬间裹上层温气,像刚从暖炉里拿出来。

苏清寒翻到日志夹页,里面有张林母当年的便签,上面写着“今天主锚温能稳了,煮了碗星尘面,香”

——原来三百年前,林母就已把星温过成了日常,只是那时的“如常”

,如今成了整片星河的习惯。

星盘这时弹出“星温日常直播”

,没有剪辑,就是实时画面:左边画面里,星棉域的星民正围着新锚点野餐,有人把锅放在锚点旁热汤,有人给孩子讲“锚点和星星一样,会一直亮着”

,语气像在说“太阳会东升”

;右边画面里,时陨星带的孩子在晶簇旁玩“温能泡泡”

——用沾了星尘水的管子吹泡泡,泡泡裹着晶簇的温能,在星空中飘出长长的暖光尾迹,孩子们追着泡泡跑,笑声混着星尘的轻响;最下方的小画面,是西湖主锚旁的共享箱,一个老人正往里放自己做的温能饼干,放完后没停留,转身去买星果,像只是顺手放了件东西。

直播弹幕里全是细碎的分享:“我家星草今天又长高了,浇的水是锚点旁接的星尘水”

“刚才开星舰路过灰星区,引擎有点抖,掠过小锚点时突然稳了,像被拍了拍肩”

“孩子把画的锚点贴在门上,说‘这样家里就和锚点一样暖’”

——没有“感谢星温”

,没有“守护锚点”

,只有“我家”

“我孩子”

“我今天”

的日常絮语。

星温常态带的中心,立着块“如常石”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