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白菜满畦鲜蔬入坛(1 / 2)

加入书签

牛车轱辘碾过盛夏的热土,辙印里嵌着细碎的萝卜根茬,被晒得白的土块随车轮滚动簌簌掉落——赶车商人跳下车,抹了把额头的汗,伸手解开印着深绿白菜叶的粗布袋。

倒出的夏白菜种落在掌心,颗颗细小浅褐,像磨碎的麦粒,指尖捻起时能摸到种皮的细微褶皱,凑近还能闻到一股清爽的菜香,仿佛刚剥开的白菜心味。

“这是‘快熟夏白菜’,现在种,深秋就能收,包心紧实,炒着吃脆嫩,炖肉也吸味,”

他举着棵带包心的白菜苗,外叶深绿带绒毛,剥开两层就是嫩白的菜心,用指甲轻掐,能挤出清甜的汁水,“就是得防三样:连晴高温会烧菜心,叶心黑烂掉;蚜虫一群群爬满叶背,啃得叶枯黄;暴雨积在地里涝根,整株白菜会烂在垄上!”

阿石接过种子,指腹蹭掉沾着的细土,转头看向刚收完萝卜的地——地里的萝卜茬已被翻进土中,用锄头一挖,土松散得能攥出细缝,混着之前的猪粪残渣,肥得很,正好种白菜。

阿石带着族人把萝卜地翻得更细些,翻耕时特意把结块的萝卜茬敲成碎末,又扛来几袋腐熟的牛粪——这牛粪是春牧时攒的,堆在棚下酵了两个月,黑褐色的粪块里还裹着细小的草屑,捏碎后带着淡淡的泥土香;他还从窑洞角落搬出半袋石灰,颗粒雪白,撒在土里时簌簌作响:“牛粪补肥,能让白菜包心更紧实;石灰调调土里的酸,就不容易烧心。”

接着教大家起高垄:用锄头把土堆成高六寸、宽三尺的垄,垄面拍得略平,垄间挖一尺宽的深沟,沟底铺层碎麦秆:“高垄能让雨水顺着沟流走,不积在根部;碎麦秆能挡住杂草,还能保墒降温。”

播种选在傍晚,夕阳把垄面染成暖橙色,阿石蹲在垄边,抓着种子均匀撒播,边撒边叮嘱:“每垄撒两行,行距一尺,太密了争养分,包心小。”

孩子们跟在后面,帮着铺碎麦秆——细碎的麦秆铺在垄面,薄得能看见底下的土,阿石笑着递过块烤红薯干:“等白菜熟了,给你们做白菜炖粉条吃!”

白菜种撒下去没几天就冒芽,嫩黄的芽尖顶着两瓣小圆叶,像撒在垄上的小绿点,没几周就长到半尺高,开始包心。

可没过半个月,连着十几天没下雨,正午的太阳把垄面晒得烫,阿筑去巡田时,现几棵白菜的外叶蔫,剥开一看,菜心边缘有点黑,是要烧心的迹象。

“得搭遮阳棚!”

他连夜带着族人扛来手腕粗的竹竿,截成五尺长,每隔四尺插在垄边,弯成拱形搭成架;又搬来半透明的遮阳网,几人合力拉着网铺在架上,用绳子把网边固定在竹竿上——只在正午太阳最毒的时候盖,傍晚太阳落山就收起来。

“盖上网,垄间能凉两三度,菜心就不会烧了,”

阿筑边绑绳子边说,孩子们也来帮忙,有的扶着竹竿,有的递绳子,虽然动作笨拙,却让棚架下满是笑声。

没几天,那些蔫的白菜就恢复了精神,外叶舒展,菜心也慢慢变得嫩白紧实。

又过了些日子,阿药巡田时现,不少白菜的叶背上爬满了小黑蚜虫,密密麻麻的,有的还在啃食叶肉,留下细小的虫孔。

“得除蚜!”

她回部落周边的坡上采了新鲜的艾草,带着露水的艾草透着清香,还有几串晒干的皂角——她把艾草切碎放进陶锅,加井水烧开,转小火煮半个时辰,再把皂角砸碎丢进去,继续煮一刻钟,放凉后过滤掉渣,装进带细喷嘴的葫芦喷壶。

她站在垄间,弯腰对着白菜叶背仔细喷:“艾草的味能驱蚜,皂角水粘在叶上,蚜虫爬不动就会死。”

连喷了三天,再看叶背,蚜虫全没了,之前有虫孔的叶子也长出了新的嫩边,白菜包心长得更快,一个个圆滚滚的立在垄上。

深秋时节,白菜全熟了。

清晨的露水挂在白菜叶上,晶莹剔透,女人们提着竹篮下田收白菜——苏清寒抱着棵大白菜,外叶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