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白菜满棚酸菜盈瓮(1 / 2)

加入书签

灰毛驴的蹄子沾着细碎雪粒,在部落的冻土上踩出浅坑——赶驴商人裹着件旧皮袄,领口积着霜,他解下驴背上鼓囊囊的粗布袋,倒出一把深褐色的白菜种,籽粒比萝卜种略小,捏在手里带着刚从地窖取出来的潮气。

“这是‘青帮白菜’,就算外面下小雪,地里也冻不死,”

他从怀里掏出颗裹着薄冰的新鲜白菜,外层青帮硬挺,剥开里面是嫩黄的心,“就是得闯三关:叶心冻着就烂成泥,蚜虫啃叶成破布,土板结了根扎不深,菜就长不大!”

阿石接过种子,指尖蹭过籽粒的纹路,转头看向刚清空的萝卜地——萝卜残根在土里沤了十天,翻耕时能听见土块碎裂的脆响,正好种白菜。

为了让白菜长得壮,阿石带着族人把萝卜地翻了三遍,翻出来的萝卜残根和碎叶撒在田里:“这些碎叶沤几天就成肥,还能松土壤,根扎得深,就不怕板结!”

他又教大家搭简易保温棚——用去年砍的胡杨枝做骨架,搭成一人高的长方形架子,顶部和侧面铺上年头久了的旧麻布,麻布外面再盖一层碎麦秆,用麻绳捆紧:“白天太阳足,就把侧面的麻布掀开通风,晚上盖严,棚里能比外面高好几度,叶心冻不着!”

阿筑还在棚脚埋了圈土坯,挡住从缝隙钻进来的寒风,孩子们帮着递麦秆,棚子搭好时,夕阳正好透过麻布,在地上洒下柔和的光斑。

白菜种撒下去没几天,就冒出了嫩绿的芽尖,像撒在土里的小绿星。

可没过多久,阿药早上掀棚检查时,现几片叶子的背面爬了密密麻麻的蚜虫,有的叶子已经被啃出了小洞。

“得赶紧治!”

她立刻回部落,把晒干的薄荷和艾草装进陶锅,加井水熬煮,煮到水变成浅绿色,晾到温乎,装进葫芦喷壶里。

阿狼搬来木梯,阿药站在梯上,对着白菜叶背仔细喷洒,薄荷的清凉味混着艾草的清香,很快飘满棚子。

连喷了两天,再看叶子,蚜虫全没了,新长出来的嫩叶也绿油油的。

商人路过时,掀开麻布往里瞅了瞅,笑着说:“你们这棚子搭得巧,防虫法子也管用,比我带的塑料保温膜还实在!”

入冬后,白菜长得越瓷实,外层的青帮又厚又硬,像裹着层铠甲,剥开青帮,里面的叶心嫩黄软和,掐一下能挤出汁水。

女人们开始忙着收白菜:苏清寒带着姑娘们挑出最鲜嫩的,留着当天炒着吃,或者炖进大麦汤里,白菜的清甜混着麦香,暖乎乎的能驱寒;阿药则把稍微蔫点的老叶摘下来,切成小段,倒进牛羊圈——冬天草木枯黄,这些白菜叶成了牛羊的青饲料,牛羊吃了,毛色亮,也不怎么掉膘;剩下的白菜,女人们搬到晒场,切成细条,撒上从商队换来的盐,拌均匀后,装进早就刷干净的大陶瓮里,每装一层就用木杵压实,最后在顶部压上块青石板,封上黄泥,瓮口盖块麻布。

没几天,陶瓮里就飘出淡淡的酸香,路过的人都忍不住凑过去闻一闻。

过了半个月,商队踩着薄雪又来了,刚进部落就被酸菜的酸香勾住了脚步。

阿巢掀开陶瓮上的麻布,舀了一勺酸菜,用热水冲了冲,拌上点桑籽油,递给商人。

商人尝了一口,酸得清爽,还带着白菜的脆劲,就着刚蒸好的麦馒头吃,连说开胃:“这酸菜比我在中原吃的还正,不涩口!”

当场就从驼背上搬下一小箱针线——有细麻线、绣花针,还有几团染好的彩线,都是女人们织布绣花用得上的,换走了三瓮酸菜。

临走前,商人从布囊里掏出一袋种子,递给阿石:“这是‘白心白菜’种,叶心比‘青帮白菜’还嫩,生吃蘸酱都甜,你们开春种正好!”

阿石接过种子,装进刻着狼纹的陶罐里,和之前的“青帮白菜”

种、萝卜种摆在一起,窑洞的石壁上,种子罐又多了一个,像一排小小的“冬菜宝库”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