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草绳缠埂护当归 煮南瓜羹暖脾胃(1 / 2)

加入书签

雪后初晴,阳光洒在药田的雪粒上,晃得人睁不开眼,空气里却还浸着刺骨的凉。

阿苗裹着厚棉鞋,拎着小竹篮去看新种的当归苗——那是上个月刚栽下的,苗株才半尺高,嫩叶泛着浅紫。

刚踩上东侧土埂,脚下就传来“咔嚓”

一声脆响,她赶紧停步,低头一看,心瞬间沉了下去:冻硬的土埂裂了道指宽的缝,雪水正顺着裂缝往埂下渗,几株离裂缝近的当归苗,嫩叶已经蔫卷曲,叶尖还沾着冰碴,轻轻一碰就打颤。

“这土埂裂了,雪水渗进根里,苗肯定要冻伤!”

阿苗蹲下身,用冻得红的手去堵裂缝,指尖触到冻土的冰凉,像扎了小冰针。

她扒开裂缝旁的薄雪,见缝里的雪水还在往深处流,急得声音都紧,棉鞋在雪地里蹭出浅浅的印子。

林砚拎着暖药壶赶来,见阿苗蹲在埂边着急,目光立刻扫向田边的老草垛——那是苏婉当年堆的,草垛外层裹着防雨的油布,边角虽有些破损,却还结实。

他伸手掀开油布角,果然看见垛顶压着一捆旧草绳,绳旁裹着张油纸,里面是苏婉的字条:“冬埂冻裂,草绳浸温水软韧后缠埂、碎麦秆填缝,忌绳干硬刮伤埂土;缠完撒层薄细土压牢,防雪水渗根伤苗;草绳选陈年的,韧度足”

“母亲早备了护埂的草绳!”

林砚扛起草绳,绳身是陈年的稻草编的,泛着浅黄,摸着手感粗糙却结实。

两人又去石屋抱来碎麦秆——是去年收麦时留的,晒得干透,还带着麦香,再拎着温水桶回到土埂边。

林砚先把草绳放进温水桶里泡,水刚没过绳身,他用手搅了搅,让每根草绳都浸到水:“母亲说干草绳脆,一缠就断,还会刮碎埂土,泡软了才韧,贴埂也紧。”

泡了盏茶的功夫,他拎起一根草绳,用手指捏了捏,绳身软乎乎的,才满意地点头。

阿苗蹲在裂缝旁,抓起碎麦秆,一点点往缝里填——麦秆填得匀,每填一层就用手指轻轻压实,怕留空隙还渗雪水:“麦秆干松,能挡住水,还能给埂土保温呢。”

填到裂缝和埂面齐平时,她又撒了点细土在上面,用手掌拍实,让麦秆和土埂贴紧。

等麦秆填好,林砚拿起软草绳,从埂脚开始往上缠。

他左手扶着埂,右手拽着绳头,每缠一圈都用力扯紧,绳与绳之间不留半点空隙,像给土埂裹了层黄外套:“缠得密些,雪水才渗不进去,风也刮不动。”

缠到埂顶时,他特意多缠了两圈,把埂边的裂缝完全盖住。

阿苗则抓着细土,顺着草绳往下撒——土是筛过的,细细的,刚好能填进草绳的缝隙里,她边撒边用手拍:“母亲说撒层薄土压牢草绳,风就不会把绳吹松,雪水也渗不进草缝。”

月灵蛊蹲在埂边的雪地上,小眼睛盯着散落的小段草绳——有根草绳被风吹到当归苗间,它立刻迈着小碎步跑过去,小爪子小心翼翼地抱起草绳,生怕碰着苗叶,再仰着脑袋递到林砚手边,小尾巴还轻轻晃着,像是在邀功。

林砚笑着摸了摸它的头,把小段草绳补在埂顶的缝隙处。

铜铃从阿苗衣襟里飘出来,悬在土埂上方,蓝光慢悠悠地扫过每圈草绳。

扫到埂中间时,铃身突然晃了晃,还往草绳处顶了顶——林砚伸手拽了拽,现那圈绳松了点,雪水正顺着绳缝往里渗。

他赶紧解开绳头,重新缠了两圈,扯紧后再用细土压实,铜铃这才慢悠悠飘向另一处。

缠完所有裂埂时,日头已经过午,阳光晒在草绳上,暖融融的。

阿苗蹲在当归苗旁,见之前蔫的嫩叶慢慢舒展开,恢复了浅紫的鲜活,终于松了口气,指尖轻轻碰了碰苗叶:“总算护住你们了。”

回到婉居,阿苗想起菜窖里的储菜,裹紧棉巾去菜窖——窖里阴暗却干燥,墙角堆着裹在干草里的冬储菜。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