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6章 《立春返潮:稻壳透气柳护芽》(1 / 2)

加入书签

立春的晨雾像浸了水的棉絮,沉甸甸地压在谷上空。阿禾裹着薄棉衫往银花田走,刚踩上田埂,鞋底就沾了层黏糊糊的湿泥——泥土被潮气泡得发软,每走一步都要“咕叽”响一声,裤脚扫过田边的枯草,瞬间就沾了圈水珠,凉丝丝地贴在腿上。

等她走到银花田中央,心一下沉了下去。之前覆在根边的玉米秸秆,此刻吸饱了潮气,变得湿哒哒的,用手一拎,还能滴下泥水,扒开秸秆的缝隙一看,银花的根须泛着淡淡的褐,不像往常那样透着浅绿,根须上沾着的湿土结成了小块,连刚冒尖的新芽都打了蔫,芽尖泛着点灰,像蒙了层薄尘,用指尖轻轻碰一下,芽瓣软塌塌的,连灵气都没了往日的活泛,在根须间绕着圈,像被水泡胀的棉线,怎么也钻不进板结的湿土里。老周背着共鸣仪蹲在旁边,探头往根须旁一放,屏幕立马跳成了黄色预警:“根系霉变风险35%,新芽活性只有28%,潮气闷在土里散不出去,根要烂了!”

“林哥哥!银花根要闷坏了!”阿禾急得双手去扒那堆湿秸秆,指尖很快沾满了泥水,“你看这新芽,都灰扑扑的,再这么潮下去,芽肯定要烂掉!”她想把秸秆挪到田边,可湿秸秆沉得很,刚拎起一角,就有泥水顺着指缝往下滴,溅在鞋面上。

远处传来稻壳袋摩擦的声响,林砚扛着个粗布大袋快步走来,袋子里装的是去年秋收后晒干的稻壳,泛着暖融融的金黄,他走近时,还能闻到稻壳特有的干燥香气,袋口的绳结松了点,漏出几颗稻壳,轻飘飘地落在湿泥上:“立春返潮最容易闷根,稻壳松,能让潮气顺着缝散出去,我早上还去溪边砍了柳树枝,插在新芽旁边,既能挡点潮气,又不压着芽。”

苏晴提着个竹篮跟在后面,篮沿挂着几片刚摘的柳叶,篮子里是剪好的嫩柳枝,每根都有小臂长,枝条上还顶着小小的绿芽苞,沾着晨露,看着鲜灵极了:“这柳枝是挑着刚冒芽的砍的,软乎乎的不戳芽,去年立春就是靠稻壳和柳枝,咱们这银花根没闷坏一棵,新芽还长得比往年壮呢!”她说着,从篮子里抽出一根柳枝,递给阿禾看,柳枝的表皮滑溜溜的,带着点春天的潮气。

阿禾眼睛一亮,立马放下手里的湿秸秆,伸手去接林砚手里的稻壳袋:“我来铺稻壳!我会铺得松松的,保证潮气能散出去!”她先蹲下身,把银花根边的湿秸秆一根根拎起来,抖掉上面的泥水,堆到田埂边沥干,然后抓了一把稻壳,顺着根须周围轻轻撒下去,稻壳落在湿土上,像给根须铺了层软绒,没一会儿就把褐色的根须盖住了大半,她还特意在稻壳间留了些细缝,方便潮气往下渗。

苏晴则蹲在旁边,教小阿妹怎么插柳枝:“阿妹,拿稳柳枝,尖的一头朝下,轻轻插进新芽旁边的土里,别插太深,免得碰着根。”小阿妹点点头,小手攥着一根柳枝,小心翼翼地往土里插,可力气太小,柳枝歪了个角,林砚见状,走过去蹲在她旁边,握着她的手,一起把柳枝扶直:“慢慢来,对准芽的侧面,轻轻往下按就好。”几个小男孩也围过来,学着样子插柳枝,没一会儿,银花田的新芽旁就立起了一排排嫩柳枝,像给新芽围了圈小篱笆。

林砚则拿着小铲子,绕着银花根须轻轻扒土,把黏在根上的湿土块一点点弄碎,动作轻得像怕碰疼根须:“这些湿土块裹着根,潮气散不开,得把它们弄碎,稻壳才能起作用。”他扒土的时候,还特意避开刚冒的新芽,连细小的根须都没碰断一根。

没半个时辰,银花田的根须旁就都覆满了金黄的稻壳,新芽旁边立着嫩柳枝,风一吹,柳枝轻轻晃,稻壳也跟着动,露出下面透气的土壤。老周再把共鸣仪的探头对准根须,屏幕上的黄色预警慢慢变成了绿色,数值也变了:“根系霉变风险降到12%了,新芽活性直接飙到62%!成了,潮气散出去了!”

午后,晨雾渐渐散了,太阳透过云层洒下来,照在稻壳上,泛着暖黄的光。苏晴把田埂边沥干的湿秸秆挪开,拿出剩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