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溶洞古镇传防:让安全握在火把与绳索间》(2 / 2)

加入书签

知该往哪躲,不用记陌生岔路名。”林熵指着“石蘑菇”上的箭头,阿岩点点头:“咱天天认石形,看箭头比看手电光还熟!”

溶洞暗,他找居民一起在石路缝嵌了“荧光石”(和之前同款,裹了防湿胶),拼成箭头指应急台方向,“就算手电没电,看荧光石也能找着路,不用摸黑摔石阶”。

针对游客,他在溶洞入口的木牌上画了“手绘逃生图”——绿色画安全区(应急台、大石柱),黄色画预警区(窄岔路),红色画危险区(落石高发区),旁边标着“从入口到应急台走8分钟”,游客一看就懂:“就算没导游,跟着图也能往安全区跑,不会摸进窄洞!”

培训没在屋里开,全在溶洞石阶旁、钟乳石下、“石笋厅”,居民和游客你一言我一语,把巡洞经验改成防御招。

清晨的溶洞里,陈屿教阿岩试火把的震动,刚走半段石路,阿岩皱起眉:“握柄沾了水汽,还是滑!”他从兜里摸出块干苔藓,缠在防滑苔藓外:“干苔藓吸水汽,还能加摩擦力,越沾湿越牢!”陈屿立刻照着改,后来所有火把握柄都缠了双层苔藓,成了溶洞的“特色标记”。

正午的“石蘑菇”旁,苏清教大家看预警石牌,采石乳的阿婆说:“溶洞回声太杂,铜锣声听不清咋办?”她指着石牌旁的木罩:“把木罩扣在铜锣上,敲的时候调角度,回声不刺耳还传得远!”苏清试了试,调过的铜锣声在溶洞里清晰又不吵,阿岩在“蝙蝠洞”都听见了。

傍晚的“石笋厅”,林熵教游客认荧光石,老巡洞员阿公突然指着岩壁说:“岩壁渗水变浑,钟乳石准要落,比预警石牌还早发现!”林熵赶紧把“渗水预警法”加进手册,还让村里的孩子当“渗水观察员”,看到浑水就跑去敲铜锣。

最热闹的是“探洞防御赛”——居民们举着改装的火把比赛“找应急台”,游客跟着手绘地图往大石柱跑,孩子们举着荧光石指路,阿岩赢了比赛,捧着奖品(一把新探洞绳)笑:“这比赛比说教管用,连新来的游客都懂了‘看石牌、听铜锣、认箭头’!”

没过多久,溶洞遇上一次落石预警——“石蘑菇”旁的黄牌亮了,铜锣敲起“咚—咚—”,阿岩的火把握柄突然震动,铜铃“叮—叮”响。他赶紧拽着绳索往大石柱躲,喊着附近采石乳的居民:“往‘石笋厅’应急台跑!”阿婆把探洞绳绕在石柱上卡紧卡扣;孩子们发现岩壁渗水变浑,跑去敲响了带木罩的铜锣,整个溶洞忙而不乱。

落石来的时候,只砸中了窄洞的一小块石阶,没人受伤,石乳也及时运到了安全区。险情过后,阿岩摸着火把笑:“这火把真是‘救命灯’,震的时候我就知道该躲,比老经验还准!”

消息传到周边的阳朔溶洞、芦笛岩,居民们都举着火把来学改装的工具,连溶洞管委会都来学“石灯预警灯”的做法。后来,溶洞古镇牵头建了“溶洞巡洞防御联盟”,编了本《溶洞防御小册》,把“火把预警”“渗水观察法”都写了进去,阿岩、阿婆还被请去当“讲师”,给其他溶洞的居民讲实战经验。

这天傍晚,三人坐在“石笋厅”的应急台旁,手里拿着阿岩送的礼物:一把缠着双层苔藓的小火把(柄尾拴铜铃)、一段织着细铜丝的小探洞绳、一块涂了反光漆的预警石牌。远处的石灯透着暖光,铜铃在手里“叮”声轻颤,林熵指着火山岩的方向说:“下一站要是火山古镇,是不是该改防火安全帽、测温绳了?”苏清笑着点头,陈屿摸了摸兜里的小驼铃和小砍刀,铜铃又响了一声——像沙漠的驼铃,像森林的松涛,像高原的经幡,安全从来不是复杂的设备,是居民手里的火把、绳索,是钟乳石旁的预警石牌、石灯里的预警灯,跟着火把的暖光,裹着溶洞的湿意,稳稳地护着每一个靠溶洞讨生活的人。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